中国为什么不搞三权分立(终稿)综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市委党校 罗时平 一、三权分立的政治内涵和其局限性  西方近代“三权分立”学说始于17世纪英国政治家洛克,成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洛克依据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实践,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联盟权(即外交事务权),立法权属议会,执行权和联盟权归国王。 2、三权分立制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联邦政府从目前来看,由于权力 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威太多 ,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繁多 ,所以运转不灵;由于职责不清,领 导不力,所以效率不高。”   1929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上台颁布了一系列法 令,并通过国会授权取得美国总统史前所未有的巨大 权力。但是,美国联邦法院却经常驳回一些法令。 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 《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同年一名失业工人试图利 用《最低工资法》来取得工资补偿时,被控方律师 却直接指出该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罗斯福为推行新政,于1936年3月6日进行了“炉边会谈” ,将矛头直指司法部门,要求国会让他无限制增加最高 法院法官的数目,间接将司法部置于行政部门管辖下。 这在全国引起了激烈讨论,后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 大法官认为《最低工资法》并无违宪。大多数人认为 当时的大法官是为了保证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而作出 的退让。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硬伤”? 资本主义国家的 “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经常摩擦、扯皮、互相牵制,致使许多重要国事无法决断。? 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否决,仅在罗斯福总统时就达580项之多。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也常常被搁置,如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用了10年,建立内政部用了39年,建立司法部用了 40年,建立劳工部用了45年。 3、“三权分立”不是分权制约思想的唯一模式,更不是一个普遍规律 从分权制约思想来看,作为资本主义 国家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的“三权分立”是个别,寓于这一个别之中的一般则是分权制约思想,而不是“三权分立”本身。“三权分立”只是分权制约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分权方式,怎样实施权力制约,是由一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不能把“三权分立”作为分权制约思想的唯一摸式。 二、三权分立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1、中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经济基础 三权分立——生产资料私有制 中 国——生产资料公有制 2、中国不存在与三权分立制度配套的多党制度 三权分立——多党制 中 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3、中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文化基础 三权分立——公国林立,权力分散 中 国——高度中央集权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的历史发展屏弃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积贫积弱、灾难深重的中国向何处去?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展开了长期争论和激烈斗争。 旧中国落后在什么地方?一开始有人认为落后在技术上,因此就有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不仅令洋务运动破产,也让许多人认识到,与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成功相比,中国还落后在政治制度上。这样就有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运动。他们试图依靠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制定宪法,建立议会。但是,“戊戌变法”既不可能得到人民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能被清王朝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所接受,君主立宪制以失败而告终,而封建专制制度也终于走到了历史尽头。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试图把西方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中国传统的考试权、监察权结合在一起,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但是,“三权分立”制度也好,“五权分立”制度也罢,在历史上并没有站住脚。袁世凯不仅解散了参议院,甚至还废除共和,复辟帝制。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参议院成为北洋军阀的玩偶和道具,北洋军阀搞伪宪闹剧,制造的是一片混乱。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欺骗人民,召开了“国民大会”,制定了所谓“宪法”。但是,即使这样的“宪法”,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施。蒋介石集团彻底暴露了假民主、真独裁的面目,把中国人民推入全面内战的血雨腥风之中。 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