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郊秦墓出土两件含有中国蓝、中国紫器物的初步分析.pdfVIP

西安南郊秦墓出土两件含有中国蓝、中国紫器物的初步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南郊秦墓出土两件含有中国蓝、中国紫器物的初步分析.pdf

·296· 文物保护研究新论 西安南郊秦墓出土两件含有中国蓝、 中国紫器物的初步分析 冯 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了偏光显微法、显微拉曼光谱分析对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1年在 西安南郊发掘一批秦墓中出土的两件料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成八棱柱的主要成分为中国 紫,构成耳玛的主要成分为中国蓝,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秦墓 料器 偏光显微法 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中国紫 中国蓝 中图分类号:G262,K85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01年,西安邮电学院在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郭杜镇茂坡村征地1000亩建设新校区。西安 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这一地区共发现战国、秦、汉、唐代古墓葬六百多座,其中80%以上为秦 墓。这批秦墓规格小,延续时间短,墓葬形制、方向较为统一,东西排列成行,各行南北向分 布。极少有打破关系者,应是秦杜县的另一处平民公共墓地,时代应为战国晚期后段至秦统 一[1]。尽管为秦代平民墓地,但是两件器物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件是M47中的浅蓝色石器 柄,其形制与汉代常见的耳趟相似;另一件是M106中的紫色石塞,其形制为战国秦汉时期常 见的八棱柱形器。由于这些器物质地均较为疏松,色调也极为类似于此前出土的中国蓝中国紫 料器,故对其进行了采样分析,以证实我们初步的判断。 1仪器及实验 1.1粉末偏光显微法成分分析 1.1.1仪器和材料 kica DM玛P偏光显微镜;kica 头和弯头钨针;异物镊;载玻片;‘P12盖玻片;加热台;擦拭纸;无水乙醇、甲醇、丙酮;黑 色油性笔。 1.1.2制样方法 用丙酮擦拭载样面;再用黑笔在背面标出载样区域;据样品的离散状况,滴加无水乙醇至样 ·作者简介:冯健,男,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从 事文物保护研究。 西安南郊秦墓出土两件含有中国蓝、中国紫器物的初步分析 ·297· 品边缘后,用钨针研匀样品直至溶剂完全挥发;镊取盖玻片放于样品上,加热至90~100℃;同 时,吸取固封树脂沿盖玻片一侧缓慢渗满整个盖玻片;待冷却后,即可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1.2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1.2.1方法和仪器 Renishaw DMLM显微镜;激光器:514.5nm;50倍物镜:狭缝 inVia—plus,配备有Leica loo、孔径300姗、光栅1800,根据不同颜料选用3×10s、5×20s等扫描频次。 为了得到较好的峰值,选取了粉末样品,置于凹型载玻片中待检。 2分析过程 2.1 西安南郊秦墓M47浅蓝色耳趟 2.1.1样品描述 M47为长方形小型墓,仰身屈肢葬。M47浅蓝色耳踏原报告成为石器器柄,均置于头部, 天蓝色,质地较酥松,略呈喇叭状圆柱体,器壁略弧,外有白色粉状物一层。其中一件小头一 端有圆形铜管饰,管外壁饰凸弦纹五周,管内有纤维遗迹。标本M47:4,长2.1、铜管长0.8、 颈0.7、柄长1.3、颈O.7—0.95cm,另一件残缺…。实验对该残缺样品采了仅视觉可见的粉末 样品进行分析。 2.1.2偏光显微分析过程(表1) 表l偏光显微分析过程和结果 2.1.3拉曼显微镜分析结果 383(w),对应较好。其中1055应为碳酸铅。 2.2西安南郊秦墓M1%紫色八棱柱 2.2.1样品描述 M106为长方形小型墓,仰身屈肢葬。M106紫色八棱柱原报告称为石塞,共三件,均为残 节,分别置于口、手、足下端。其中两件可合为一件完整个体。八棱柱形,石色蓝紫色。标本 106:2、3,合为一体,一端大,一端略小。长4.1、径0.9—1cm…。实验对该器物采了仅视觉 可见的粉末样品进行分析。 2.2.2偏光显微分析过程(表2) 表2偏光显微分析过程和结果 ·298· 文物保护研究新论 图1 M47耳当淡蓝色颗粒的拉曼谱图 图2 M106八棱柱紫色颗粒的拉曼谱图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