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 )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苏联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
产量(万吨)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自然灾害频发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毛泽东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 )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苏联的综合国力强勃列日涅夫的精明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是指(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实行粮食税制度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 )实行按劳分配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都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勃列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普京执政时期苏联国旗降下已经20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下图中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农业集体化政策有人认为: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下列属于“苏联崛起的良机”是 ( )苏联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经济萧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有利于从西方引进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建设、施工管理、监理、设计、运行管.docx
- AfterEffects动态图形与动效设计 配套课件.pptx
- 2022最新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解读培训可编辑课件.pptx VIP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2J603-1 铝合金门窗参考图集.docx VIP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黑布林阅读初二2《莫格利的兄弟》中文版.pdf
- 医学课件-脑梗死.pptx VIP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微生物工程在金属冶炼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