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 射(简).pptVIP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映 射(简)

§1.3 映 射 映射 可数集合 不可数集合 定义1.3.1 映 射(mapping) 设A,B是两个集合,若对A的每个元素a,规定了B的一个确定元素b与之对应,则称此对应为由A到B内的一个映射。 将此映射记为?,于是对任意a?A,?(a)= b表示B中与a对应之元素,称为a的映象(image),a称为b的原象(pre-image) 。集合A称为映射?的定义域(domain) 。 ?(A)={b | ?(a)=b,a?A},称为?的值域(range),或象的集合。 映射图示 例: 设A={1,2,3,4,5,6},B={a,b,c,d}, ?:A ? B的映射 映射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 对于映射?:A ? B, ?(a)= b可以表示成(a,b) ? ?。并且对于任意的x?A,都存在唯一的y ?B,满足(x,y) ? ?。 若A为有限集合,则?也为有限集合, 且| ? |=| A | 定义1.3.2 满射(surjection) 设?是A到B内的映射,如果B中每一个元素都一定是A中某元素的映象,就称?是A到B上的映射(满射)。特别,A到A上的映射,称为变换。 例: 设A={1,2,3,4,5,6},B={a,b,c,d}, ? :A ? B的映射(满射) 定义1.3.3 单射(injection) 设?是A到B内的映射,如果对任意a?A,b?A且a?b,都有?(a) ? ?(b),就称?是A到B的单射。 例: 设A={1,2,3},B={a,b,c,d}, ? :A ? B的映射(单射) 定义1.3.4 1-1映射 设?是集合A到集合B内的映射。如果?既是A到B的满射,又是A到B的单射,则称?为A到B的1-1映射(one-to-one correspond-ence),或双射(bijection)。 1-1映射示意图 例: 设A={1,2,3,4},B={a,b,c,d}, ? :A ? B的映射(1-1映射) 同态映射实例 逆映射(inverse mapping) 若?是集合A到集合B的1–1映射,则对于B中每个元素b都对应着A中以b为映象(在?下)的那个元素,这个对应显然是集合B到A上的映射,我们称这个映射为?的逆映射,记为? -1 。显然, ? -1也是1-1映射,并且对任意a?A,都有 ? -1 (?(a))=a 定义1.3.5 映射的乘积 设?是集合A到集合B内的映射, ?是集合B到集合C内的映射,对任意a?A,规定 (? ? ?)(a)=? ( ?(a)) 显然? ? ?是集合A到集合C内的映射,我们称此映射为映射?与映射?的乘积。 不难证明:映射的乘积满足结合律,但是不满足交换律。 例: 设A={1,2,3,4},B={a,b,c,d}, ?:A ? B (1-1映射) §1.3.1 集合的基数 基数是集合的一个重要特征,基数的研究是纯集合论研究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方向,但它作为离散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只是为了使读者对基数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借此加深对映射概念的理解,提高正确运用映射工具的能力,,获得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对角线法”)。前面两节我们把基数看成是集合元素的个数,对于有限集合没有问题,而对无限集合而言便不合适了。著名的伽利略悖论:如一个有无限多个客房的旅店,规定每个房间住一位旅客,并已住满,又来一位旅客投宿,店主欣然接纳,他让一号房的旅客住二号房,让二号房的旅客住三号房,如此下去,腾出一号房让新来的旅客住,用集合论的观点来描述这一悖论,无疑是说集合I={1,2,3…}与集合S={0,1,2,…}具有相同多元素,即︱I︱=︱S︱。可是S明明比I多一个元素“0”!这表明必须给出基数的严格定义,按直观讨论的集合元素个数是行不通的,至少对于无限集合是这样。 §1.3.1 集合的基数 我们把相当于有限集合的元素数的概念推广到一般集合,称之为集合的基数(势,浓度)。集合A的基数记为|A|。。 定义1.3.6 设A,B为集合,若A与B之间存在1-1映射,则称A与B基数相同,也称A与B对等(等势,等浓),记为|A|=|B|。 例如,自然数集合N与正偶数集合B对等,N到B的一个1-1映射为?(n)=2n。 再如,区间集合A=(0, 1)与B=(0, +?)等浓,A到B的一个1-1映射为?(x)=tg(?x/2) 显然,集合A为有限集当且仅当它以某一非负整数为其基数,即存在一非负整数n使得?A?=n。即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我们把自然数集合的基数记为?0,于是凡是与自然数集合对等的集合A,其基数|A|=? 0。 容易验证集合的对等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 我们可以用对等关系重新来刻画什么是集合的基数:集合按照对等关系分成等价类,每个等价类的共同的数量特征,称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