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近十年关于安全感的研究述评.doc
国内近十年关于安全感的研究述评
摘 要: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状态,其内容包括多种要素,如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信心、安全和自由。文章对近十年国内有关安全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从安全感的概念、理论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安全感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安全感;自信;问卷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064-04
有人指出“教育基本上只保留了其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完善人格、发展自我的本质属性”[1]。因此,我们要关心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培育足以稳定生命动向的安全感,以便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挑战。事实上,安全感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安全感(security)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研究 [2]。此后安全感被不同的领域和学者的关注,被予以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内近十年来安全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介绍了安全感的界定、国内安全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安全感的界定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全感进行了界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一个是来自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另一个是来自人本主义学派的研究;还有一个是来自香港内地的一些研究。
(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安全感就是没有焦虑情绪
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认为安全感就是没有焦虑情绪体验,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等。
(二)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安全感就是一种自我接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代表人物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3]。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S-I问卷)。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三)国内学者认为安全感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北京大学丛中等人认为安全感是主体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4][5]。
香港学者江绍伦在《安全感的建造》一书中提出,当个体甘心承担自己行为或抉择的后果,毫不退缩或逃避,他就是一个具有安全感的人,他的意识状态是安静的;反之,当个体尝试逃避自己的行为或抉择的后果,他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他的意识状态是不安和焦虑的[6]。
综合以上专家观点,可以发现,在心理学意义上安全感具有以下特性:
其一,安全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状态。
其二,安全感总是面对压力,总是面对风险的预测,总是面对各种外部环境。
其三,安全感的内容包括多种要素,比如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信心、安全和自由。
二、国内关于安全感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安全感的理论研究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在神经症方面,我国学者中,如钟友彬、许又新教授等人强调不安全感与神经症发病有密切关系。钟友彬教授特别指出:强迫症的核心是恐惧和不安全感,比如对传染病恐惧的强迫性洗手,比如对门锁的反复性检查,均是出于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担心,都是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与依恋类型:先天气质与后天的教养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依恋的性质(类型)。关于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研究方面,王金良、郑海燕和牟宏伟(2005)提出安全型依恋的培养与父母的抚育质量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关系紧密。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大多数的父母对生理需要往往能及时地给予满足,但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的情感需要和活动需要相对隐蔽,较少得到父母的关注。大多数的研究者同意母亲对幼儿发出的信号反应越敏感,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利于婴幼儿建立安全感,形成安全型依恋;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儿童产生恐惧和焦虑,并缺乏安全感,形成焦虑型依恋。
安全感与教育环境建设(儿童安全感的保护):安全教育已引起我国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加强安全工作的文件,有具体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也有抽象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可见,这是从学校环境方面加强儿童安全感的建立,安全感是在安全环境下发展的。一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设备安全,校园和谐。二是为儿童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如不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水闸安全鉴定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广东省2007、2008、2014、2015年专插本考试《生理学》真题(未含答案版).pdf
- 碰焊机焊接作业指导书.doc
- 2023年广西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docx
- 2025中考复习数学考点突破练习课件:第一章 数与式 考点2 整式.pptx
- 1-05沥青混凝土心墙鉴定书(3.18新).doc VIP
- 苏科版2022-2023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06树叶书签》课件.pptx
- GB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docx
- 谈判采购文件示范文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