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矿三号北斜井采空区影响范围调查报告.docVIP

三矿三号北斜井采空区影响范围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矿三号北斜井采空区影响范围调查报告

三矿三号北斜井 采空区致灾因素调查报告 编 写: 审 核: 总 工: 三矿三号北斜井 2016年3月2日 三矿三号北斜井采空区致灾因素调查报告 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采空区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及公司的要求,由矿总工程师牵头,组织了地测、通风、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采空区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尤其是地表塌陷),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采空区致灾因素自查目的 近期,个别非煤矿山发生采空区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损失严重,教训深刻。鉴于我矿近年开采遗留下部分采空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采空区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采空区致灾因素自查工作。 二、成立采空区致灾因素自查领导小组 组 长:韦世忠 副组长:倪永志 成 员:覃 杰、罗德冠、肖 靖、覃武功、蓝 恒、玉君灵、 韦伦炳、蓝乾峰、韦金会、韦明辉、胡爱军、庞海东 组长全面负责采空区致灾因素自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室自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采空区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 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采空区致灾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南北走向长0.95km,东西倾向宽2.40km,面积2.0925km2,开采标高由+198m~-350m。矿井煤层为缓倾斜,可采煤层四煤一层和四煤二层,截止2015年底,保有煤炭资源总量287.30万t,其中四煤一层保有资源量234.99万t、四煤二层资源保有资源量52.31万t;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现正在进行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机械化改造。 三矿三号北斜矿区位于合山煤田不对称向斜西翼北段及轴部北端附近,中部和西南部的地层走向为34°~54°,倾向为124°~144°,倾角为4°~8°;东北部的岩层走向为72°~150°,倾向为162°~240°倾角6°~12°(一般5°~8°)。井田绝大部分地层属单斜构造。井田内无大的断层和褶皱发育,只有北北东和北西西向的节理裂隙或落差不大的断层发育,它们是区域性的控水构造。 井田内节理裂隙或落差不大的断层发育,但对开采影响不大。 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等其他构造,未见岩浆岩侵入体,井田构造总体上属简单类。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为炮采工艺,掘进工作面为炮掘。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 四、采空区现状 三矿三号北斜井采空区由两部份组成:技术改造以前小煤窑采空区及技术改造以后采空区,采空区集中在一采区,采空区开采上限标高为-62m,开采下限标高为-152m,采煤高度在0.8~2.6 m间,总面积约12400㎡。地表为山谷,标高在+198~+500m之间,无村庄、重要建筑物和大型水体。 三矿三号北斜井技术改造以前采空区集中在井田范围东北翼-62~-110 m标高,小煤窑开采方式基本采用房柱式或刀柱式开采,坑木支护,留设的煤柱比较多,开采时间为2000年以前,采空区沉降已稳定。 技术改造以后采空区集中在井田范围西北翼中部-129~-152 m标高,开采方式基本采用走向长臂式开采,单体支护,全垮落式管理顶板,留设的煤柱比较少或基本不留设,经初次放顶后,顶板基本随单体的回收而垮落,开采时间多为2008年以后,大部份采空区沉降已稳定,只有少部分近年开采的采空区顶板缓慢下沉,下沉幅度小,所有的采空区均按要求封闭。经多年观测,采空区没有发生过自燃发火现象,没有积水,也没有动水经采空区流出。 五、开煤深陷对地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1、地表塌陷情况 矿井开采四煤层,煤层平均厚度约为2.10m,倾角4°~12°左右。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井田地层的围岩性质,在充分采动下,下沉系数0.62,最大下沉1.2m。但由于各种煤柱的存在,一般达不到充分采动,下沉值较小,一般0.8m左右。 矿区内及周围没有旅游景区(点),矿区附近没有大村庄、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保护区(点),没有大型水体,只有零星的水塘,采矿活动不会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等破坏,但由于前期的开采活动,目前已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主要表现有主斜井、副斜井和风井口工业场地生产辅助设施的修建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据现场调查,矿井采空区地表未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现场;本矿井按规定对村庄、建筑物等留设足够的保安煤柱,下沉系数可能比理论值小。开采后对局部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