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郭延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郭延菊)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一课时)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二中学 郭延菊 一、教材分析北师版八年级册第章《》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极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引入、探索求知——合作学习、证明定理——例题解析、活用知识——反馈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探索求知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或许有同学会说:“老师,老掉牙了,地球人都知道!”没错,今天的内容确实很简单。但如果大家能在特别简单的知识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知识,那么你们将是最棒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中来。 活动内容: 旧知回顾、引入新课: 问题1:你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吗?(由于学生在以前学过这个知识点,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 问题2:你还记得这个结论的探索过程吗?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上课开始,我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心理上感知这节课的内容很简单,排除学生对几何证明的胆怯情绪。 2、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会提出度量、撕拼或折叠的方法,然后让每个学生用准备好的三角形卡片将它的内角撕下,试着拼折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拼图方法。) 实验1:将纸片三角形三顶角剪下,随意将它们拼凑在一起。(指名同学上台展演,其他同学互相展示;对于不同拼法要给于鼓励和肯定。等撕拼展示的同学完成后,还可让其他同学对照模型图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和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之关键的能力。) 撕拼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基本方法如下所示: 由以上拼法可以让学生抽象出三种几何图形,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实际上是三种证法),为第二环节定理的证明做好充分准备: 实验2: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拼成一个平角。(小组交流后再展示,指定一位同学带领大家一块儿完成折叠过程。老师故意折错,使三个顶点不重合在一起,旨在让学生理解折叠的实质在于折痕与底边是平行的,进而为添加辅助线——作平行线埋下伏笔。) 具体方法: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图6-38(1))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相嵌合(图(2)、(3)),最后得图(4)所示的结果。(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 (1) (2) (3) (4) 设计意图:对比度量、撕纸、拼折等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将自己的操作转化为符号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困难。但撕拼图和折拼示意图中的平行线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台阶,使学生想到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逆变成性质定理——作平行线构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或平角来证明。 教学效果:说理过程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说出用度量、撕纸、折叠的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原因——构造一个平角,为后面添加辅助线证明定理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证明定理 活动内容: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单纯教给学生证明更有效。教师设问:从刚才的活动过程中,你能说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结论的正确方法吗?(1)、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说理方法。(3)、请同学们让小明的想法变成现实。 探究:刚才的撕纸、折纸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如果不实际移动∠A和∠B,你有什么方法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前面的公理和定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简捷的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伴交流,比比哪一个小组的方法好? 已知:△ABC 求证:∠A+∠B+∠C=180° (在证明中,当原来的条件不够时,可添加辅助线,从而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已知与未知桥梁,把问题转化成自己已经会解的情况,这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方法总结: 方法1:(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平角) 过A点作DE∥BC ∵DE∥BC ∴∠DAB=∠B,∠EAC=∠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B+∠BAC+∠EAC=180° ∴∠BAC+∠B+∠C=180°(等量代换) 方法2:(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同位角、平角) 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BA ∵CE∥BA ∴∠B=∠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