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不同婚恋结局的根源.docVIP

简析《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不同婚恋结局的根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不同婚恋结局的根源.doc

简析《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不同婚恋结局的根源   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傲慢与偏见》与《红楼梦》婚恋构建模式的社会背景研究”成果(编号:2015YBKJ051)   【摘 要】 文章对比分析了曹雪芹的《红楼梦》与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同为世界婚恋小说名著,但两本书描写爱情故事的结局却悲喜截然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社会背景是两个故事悲喜不同结局的基本根源;不同的婚姻制度是两个故事悲喜不同结局的必然结果;作者不同的生活背景是两个故事形成悲喜不同结局的重要根源。   【关键词】 《红楼梦》;《傲慢与偏见》;婚恋;原因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都是以婚恋为题材的世界著名小说。作者通过对各自所处社会背景下不同类型婚姻关系、婚恋过程和最终形成悲喜截然不同的婚恋结果的描写,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制度末期和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婚姻制度的实质所起的重大社会影响。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正两个故事的不同结局形成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不同的社会背景是两个故事悲喜不同结局的基本根源   曹雪芹(1715-1763)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 (1775-1817)所处时代几乎相同(曹雪芹去世时奥斯丁年仅11岁),但两人生活成长的社会背景却大相径庭。曹雪芹生活在封建专制主义下的“康乾盛世”,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稳定,边疆地区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增强,人口大量增加。康雍乾三朝一百三十多年尽管他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同时却坚持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实行文化专制,以严厉的文字狱为代表的思想禁锢严重摧残婚姻自由、妇女的人权等新思想。这种被落后、愚昧、黑暗笼罩的社会背景,成为《红楼梦》故事中的婚姻悲剧的发生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奥斯丁所处的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兴起之后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英国的封建主义制度被摧毁后,资本主义思想蓬勃发展,英国人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民主、自由各种新思想、新思潮盛行,女性意识普遍觉醒,这种社会背景为伊丽莎白等新女性的诞生和成长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壤。   二、不同的婚姻制度是两个故事悲喜不同结局的必然结果   中国封建时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封建社会在沿袭儒家倡导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一妻多妾、贞节等等鄙视、迫害妇女的戒律的同时,以夫权制为核心的封建婚姻制度更加严酷。《红楼梦》出现时的所谓康乾盛世,虽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沿袭两千年的婚姻制度变本加厉地趋于恶化,“把人不当人,尤其是把女人不当人”,婚恋民主、自由在那时纯属“天方夜谭”。   1、对封建礼教的敬畏之心使婚恋自主的愿望成为梦幻   在礼制森严的封建制度背景下,《红楼梦》辟出一个大观园,让宝玉、黛玉和一群姊妹从小时候就朝夕相处,由亲密的伴侣、相契的知己而互相爱怜。同在一个小小世界的大观园里一起生活起居,为他们往来、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但这个小小的世界毕竟不能摆脱当时社会制度重重枷锁的禁锢,只容许宝玉和黛玉、宝钗一群女孩儿亲密地一起生活,而不容许他们有任何跨越封建礼教的言行。在这样的气氛里,他们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里,偶尔只是隐隐约约有所流露,恋情的传递沟通始终处于暗流。非但不敢明说,常常连自己都不敢承认,彼此只好慢慢领会,心中却时时总觉忐忑不安。故事的主人公宝玉和黛玉虽然两人心中有“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迫切愿望,却彼此谁都不敢坦率地表达。当宝玉在潇湘馆的窗外听见黛玉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一句轻细的叹声问黛玉“为甚么”时,“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却说“我没说甚么”。接着宝玉说了“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后,黛玉却登时撂下脸来”,哭着责备宝玉“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拿我取笑儿”。宝玉让晴雯给黛玉送“两条旧绢子”,晴雯不明是什么意思时,宝玉说“你放心,他自然知道”。黛玉收到“两条旧绢子”“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想到‘宝玉能领到我这一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再想到私相传递,又觉可惧”。这一番精心、细致的描述将封建婚姻制度下一对倾心相爱的恋人对封建礼教的敬畏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宝黛都出身于封建贵族世家,有着真挚的爱情却既没有直接表达爱情的胆量,更没有摆脱封建礼制牢笼的能力,他们的爱情只能是一场悲剧。   2、父母对儿女婚姻的绝对主导权是导致婚姻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林黛玉虽也出生于封建世家,且身为贾母的外孙女又是和薛宝钗一样美丽、聪慧、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