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和老师 你喜欢上学吗? 你喜欢和老师相处吗? 你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有多少老师教过你们? 徐特立,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字懋恂。1877年2月1日,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徐特立青年时代就向往进步,景仰孙中山,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即在长沙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在长沙第一师范执教期间,他最得意的学生便是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几十年后,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徐特立是我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最敬佩的老师。”徐特立和毛泽东建立在道德、自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友谊,一直持续到他们人生的终点,这在党的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徐特立在43岁的时候,思想更加成熟。在这个年龄,一般中年人大多已对前途持消极态度,他却毅然决定远赴重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来,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当时,适逢中国革命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对国民党所制造的腥风血雨,徐特立毅然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当红军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是57岁的老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义无反顾地随红军主力离开江西,向渺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进发,从而成为红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长征老兵。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已是年近60的花甲老人了。 1937年1月,毛泽东在党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为从雪山草地跋涉过来的徐特立老人,破例搞一次祝寿活动,其目的在于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党中央一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这一建议。毛泽东之所以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提出为徐特立公开庆祝60岁大寿,并非出于他和徐特立的师生情谊,而是鉴于徐特立自1927年参加革命,特别是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已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同时,也是顺应了党政军内部希望为徐特立祝寿的一致呼声。 徐特立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使在几十年之后,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仍旧对师恩念念不忘。他曾经说过:“徐老是我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最敬佩的老师。”毛泽东与徐特立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广为流传,用“土寿桃’’给徐老祝寿就是其中一例。 毛泽东与徐特立之间师生感情十分深厚。1937年初,适逢徐老六十大寿,也是毛泽东工作最繁忙的一个阶段。那时党中央由保安(今志丹县)迁来延安,毛泽东常常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1月31日晚,毛泽东又工作了整整一个通宵。到第二天黎明,警卫员看他一夜都没有合眼,于是又一次请他休息。他说:“我顾不上休息哟,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我老师徐特立的寿辰啊,他也是大家的老师,我还要写贺词呢!”说着,他提笔为徐老写了一封饱含情谊的长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信写完的当天,毛泽东就派人骑马涉过潺潺延河,星夜驰往保安,将信专程送到在那里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的手中。 写完这封长信之后,毛泽东仍然顾不上休息,他连饭也不吃,就赶去寿堂亲自将祝寿活动的准备情况检查了一番,直到每个环节都落实了他才放心。 寿堂设在延安城东的天主教堂里,瓜子、花生、红枣伴着六十个热气腾腾的“寿桃”——大馒头,摆满了铺着红布的桌子。参加祝寿的人挤满了整个教堂,等待着徐老的到来。在大家的热切盼望中,徐老头戴一项鲜艳夺目的大寿帽,在毛泽东等人的陪伴下走进来,人们按捺不住兴奋和喜悦,纷纷起身祝贺。大家热情地将徐老团团围住,每个人都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徐老敬献寿酒。在令人陶醉的喜庆气氛中,中国文艺协会的同志们朗诵了一首由丁玲、周小舟、徐梦秋等一起为徐老凑成的祝寿诗: 问题 1、为什么说毛泽东和他的老师除特立之间的情谊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2、你和老师的情谊如何? 同学们,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2、 说一说 (1) 你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 (2) 你说说老师做得好的是什么? (3) 你认为老师不足的是什么? 写一写 写写老师的优点、缺点及对老师的希望。 做一做 尊重教师的四种做法。 1.见到老师行礼问好。 2.主动帮助老师打扫卫生。 3.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老师不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