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工程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地质概况 1
四、施工计划 3
五、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4
六、土方工程施工 4
七、基坑监测方案及紧急情况预案 7
八、基坑上口四周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2
九、质量管理体系 12
十、安全保证措施 13
十一、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15
十二、土方开挖抢险措施 15
十三、雨季施工及防暴雨措施 15
十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6
附图1:土方开挖路线及护坡示意图 19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xx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3、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
建设地点:xx
建设单位:xx
设计单位:xx
施工单位:xx
本工程地下一层面积为9995.43m2平方米,地上7栋塔楼,除4#地上8层外;其余均为地上18层。拟建建筑物±0.00的对应绝对标高为4.67米,现在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约1.75~2.1米(相对平均标高为-2.93,具体以现场确定的方格网测算的平均标高为准)。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5.7m,土方开挖深度为2.8米。因考虑后期桩基施工,在基坑大开挖后,基坑底淤泥层不适宜管桩施工机械的运行和施工,需要换填砖渣,根据桩基施工要求大面换填高度为1000mm,主要施工道路大约换填至1500mm,如此才能确保大型机械的正常运行,因此该土方开挖大面深度扩大至约3.3m。基坑内电梯井位置较深,不宜一次性开挖到位,从安全施工考虑,等大面开挖完成后,在电梯井四周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二次开挖。
该场地地势平坦,地段较开阔,分布软弱土层,场地西侧为为一条2~3m宽河涌,东侧、南侧为菜地,北侧为废弃的荒地及一条小沟渠,该沟渠平时无积水,下雨时积水较深;四周地下浅表水位较高。
三、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依据其成因、工程地质特征,共分8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2、(Q4el)。
(γ52)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本着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在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道路、现场出入口的优化合理布置
3、本工程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力度,使工程现场始终保持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
4、控制粉尘设施、排污、废弃物处理及噪声设施
5、设置便于大型运输车辆通行的现场道路并保证其可靠性示。
4、土方施工
(1)开挖顺序、坡道留设
开挖顺序按“土方开挖顺序示意图”进行,待除西侧方向施工出入口处以外的坡段支护完毕后进行收坡,最后在坑内留一小型挖掘机进行清土,坡道四周桩施工前对坡道进行修整,桩基施工完成后坡道保留。
(2)挖土及运输车辆的配置
机械配备表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 造
年 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1 PC200 4台 日本 - / - 土方 / 2 挖掘机 PC120 2-4辆 - / - 土方 / 3 自卸汽车 二十方 20-30辆 中国 - 土方 / 4 自卸汽车 八方 10-20辆 中国 中国中国 基坑工程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
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2、位移观测点布置
在护坡顶埋设观测点,间距根据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设定。
观测点的做法:在喷锚施工时于基坑顶部预埋一根φ25的短钢筋头,四周用素混凝土筑成100mmx100mmx100mm方块,钢筋头露出方块50mm左右。
在基坑四边角设置位移观测的基准点,保证两个基准点的通视连线通过所有的观测点。详细内容见上图: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3、观测频率
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到底后每2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毕半月后15天观测一次至观测结束。如遇雨后增加观测一次。
4、基坑监测措施
(1)、监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采取工程措施来控制地表下沉,确保地面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掌握与预测支护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