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学习重点 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第一课时 学案 导案 【温故互查】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衰( )( )( )( )
翘( )( )( )( )
观( )( )( )( )
落( )( )( )( )
独立完成,小组互查 【设问导读】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集体交流,感知文意
(提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自我检查】
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独立完成,小组互查 【巩固训练】
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组合作,巩固知识 【课堂测试】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 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
积累字词 强化意识,培养习惯
第二课时 学案 导案 【温故互查】
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
物候________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___得多。
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_是_________的。
A.观测 灵验 观察 必需
B.观测 灵敏 观测 必要
C.观察 灵活 观望 必然
独立完成,小组互查 【设问导读】
1、第一、二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典雅?
2、?第一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自然现象,
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了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3、第二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4.第一、二段列举丰富的自然现象是为了
引出什么内容?
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集体交流,感知文意
2、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
“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3、杏花开了——传语——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暗示——快种谷子
布谷叫了——唱歌——割麦插禾
4、物候、物候学
【自我检查】
“立春过后----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 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3、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新课标第一网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5、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6、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独立完成,小组互查
1、B A C
2、如: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
3、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4、A
5、时间顺序;举例子
6、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巩固训练】
农谚举隅?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瓦片云,晒死人。?
③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⑤麻雀屯食要落雪。?
? 小组合作,巩固知识
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⑦蚂蚁垒窝要落雨。?
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
⑨猪衔草,寒潮到。?
⑩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课堂测试】
1、第一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自然现象,
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第一、二段列举丰富的自然现象是为了
引出什么内容?
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
采集三则以上农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