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对戏曲形象的运用(共4209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画对戏曲形象的运用(共4209字)

中国画对戏曲形象的运用(共4209字) 当代中国画对戏曲人物形象的直接引用和表现 在中国画作品中直接引入戏曲人物形象并不是当代画家的首创,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良所进行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开始,以减笔人物画为基础的戏曲人物画因其笔精墨妙、颇得戏曲神韵的特质渐成流派。当代以戏曲人物形象入画的中国画作品,因由画家们在创作中进行的独立思考和颇具个性特征的艺术表达而形成更为丰富多样的艺术面貌,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 南京画家刘红沛是近年来常画戏曲题材的中国画家,画风多样,笔墨俱精。他所作的《京剧大师梅兰芳》(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京韵》(1998年获第四届当代工笔画大展丹青铜奖)、《靓妆千年》等一系列作品都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可。他说“戏曲包含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武术等诸多成分。人物一举手、一投足,都极富有舞蹈性;不同行当做、打、念、唱、服装、道具、化妆各具特色,蟒、靠、被、褶子、水袖、翎子等行头洋洋洒洒,眼花缭乱;布景和道具简洁虚拟,烘托着戏的内容。这一切都使我着迷,诱发我去表现它们。”①正是这种对传统精髓的迷恋,引导着画家在如今这样一个多元娱乐方式冲击下纷繁的社会中,以一种创作责任执着于戏曲题材中国画的创作。在“江山多娇———201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中,他以中国戏曲大师梅兰芳为主角所创作的《梅韵兰芳》获得了金奖。这是一幅他听着京剧用了3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画作,长2.4米、宽1.3米,描绘了梅老从初出道及至老年时的戏中形象,包含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戏中的经典扮相和现实生活中身着便装或正装的近50个神态、举止各异的梅兰芳形象,画面格局大气、形象生动、墨色交融,留给观者一种时空交叠、浑然天成的审美感受。在一次访谈中,刘红沛对自己创作理念作了这样的阐述:“戏曲是我国最具代表的传统文化之一,如果就这么消失真是件可悲的事。我不仅想表现戏曲表演的某一片段场景,更希望通过创新来表现文化中更深层的东西,如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写意性等。”②这段话道出了当代众多从事戏曲题材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们的心声。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及展览工作的马书林教授认识到了传统戏曲在当代中国画的视觉方式转型中具有的巨大表现空间,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京剧的姿态、场景以及观念与民间美术和现代构成主义等元素结合起来,将色与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意趣与形式用各种点、线条与块面主观而又和谐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缚柴脚》《杨门女将》《长坂坡》等一系列造型夸张、色墨交融、繁复酣畅且尺幅和场面都非常巨大的作品,对中国水墨画的表现语言进行了极具个性的拓展。评论家林木先生观其画后称“眼前一亮”,并言“他的作品完全突破了‘戏曲人物’文人墨戏小品的套路,又在文人笔墨的基础上把戏曲人物画科的多种特征作了极致化的发挥,使戏曲人物得以在一个全新的格局上重新发展。”③同样以戏曲人物画见长的画家丁立人,在《后花园》《聊斋故事》《忠烈小五义》《相会》《二美图》等一系列作品中用简练的人物造型、流畅稚拙的笔墨关系、明艳厚重的色彩创立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以东方写意的美学思想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永恒的惊喜与挚爱。④当代画家周京新则另辟蹊径,将有“雕塑感”的水墨趣味与诙谐古拙的戏曲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创作出《水浒人物》《梁山好汉》等具有中国传统英雄情结的戏曲人物形象,画面充实厚重、具有张力,在色、墨关系的处理和画面形式的经营上手法独特,让人过目难忘。此外,高马得、韩羽、陈九等画家都创作了大量直接表现戏曲人物形象或戏曲情节的水墨画作品,且各有特色。 在工笔画领域,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叶华所作的《国粹》(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四位穿扮齐整正处于不同表演状态的戏曲人物为表现对象,用线劲弹圆润,着色清新雅致,画面采用四条屏、不完整的形式分割,画幅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完整统一于时空交错的瞬间,他笔下那些真人般大小,且眉眼传神、姿态优美的戏曲人物鲜活地吟唱于人前,既古朴典雅又极具视觉冲击。此外,邹建军的作品《垓下歌》也以工细谨严的手法对戏曲人物及情境进行了逼真的再现,但进行了有别于传统工笔画的画面分割和着染处理,展现了当代中国画家的艺术思考与精神追求。 当代中国画对戏曲形象元素的抽离与重构 如果说当代中国画对戏曲人物形象的引用体现了当代人对传统戏曲艺术的集体关注,那么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对戏曲形象元素的抽取、剥离、分拆甚至重构则反映了画家们不再满足于对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在技法、材料上小修小补式的创新,而是要把传统放置在当下广阔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空间中去进行辨识和思考,从观念的传达、图式的变化、材料与技法的创新等各个方面施展才华,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 从舞美工作进入当代水墨画领域的画家聂干因在创作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