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交换与路由》课程学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2015年7月7日
路由与交换技术
吴宗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国地质大学 430007)
摘要:文章介绍了交换系统的历史变革,并分析总结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并且分析了IP交换技术的起源和分类。还剖析了MPLS体系的结构,以及其在网络工程应用的现状。最后还分析了下一代互联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路由技术;交换技术;IP交换;MPLS;互联网;
Rout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Wu Zong-gui
(WuHan city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Provin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430007)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exchange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exchange technology.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IP exchange technology. The structure of MPLS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etwork engineering are also analyz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xchange technology is analyzed.
Keywords:Routing technology; Exchange technology; IP exchange; Internet;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基础网络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TV业务、网络视频和IP电话等业务要求对网络带宽和QoS必须提供保证;P2P业务、泛滥的垃圾邮件也在不停地消耗着带宽并影响正常业务的QoS指标。为了满足用户对日益增长的带宽和业务的需求。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就必须对规模日益扩大的 IP承载网络和日益成熟发展的路由交换技术设备进行严格的测试,以保证高容量、高性能和高速率IP承载网的发展需求。最新路由交换技术发展,使传统的路由表容量测试、交换转发能力测试甚至振荡测试等测试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容量大、性能高和功能丰富路由交换技术的测试要求。
1.交换技术
经编码后的数据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的最简单形式是在两个互连的设备之间直接进行数据通信,但是,直接连接两个设备往往是不现实的,常常是通过有蹭节点的网络来把数据从源地点发送到目的地点,以此实现通信.这些蹭节点并不关心数据内容,而是提供一个交换设备,使数据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直至到达目的地为止。通常将希望通信的一批设备称为网络站,而将提供通信的一批设备称为节点.这些节点以某种方式用传输链路相互连接起来.每个传输链路都连接到一个节点上去,把节点集称为通信网络.如果所连接的设备是计算机和终端的话,那么节点集加上一些传输链路就构成计算机网络。
1.1电路交换技术
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
这种方式的优点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时延非常小。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发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
这种方式的缺点有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1.2?分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适用于传送和话音相关的业务,这种网络交换方式对于数据业务而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数据通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较大,如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若按峰值比特率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