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中试题(必修)新人教版讲述.doc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中试题(必修)新人教版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分值: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  A.宗法制的影响 B. C.分封制 D.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 犹存”最主要是指( ) A.统一了度量衡 B.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右图为南宋宝佑四年科举考试录取人员的材料共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祖上连续三代没有当官)417人。该材料可以看出①科举制开始于宋朝 ②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③世家子弟可以依靠门第④官员文化素质得到一定保证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②④ 4、中国古代某朝代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一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5、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性质(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明朝的内阁制????? ? D.清朝的军机处 6、“世宗雍正十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后改名为军机处),选议政王大臣为军机大臣,掌理机密重务。事平后仍不撤销,渐至取代内阁之权。”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A.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B.有权裁决一切军国大事 C.使内阁变为其下属机构 D.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据说,王阳明昼夜苦思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说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 D.读万卷书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道光形成??同光扬名??????? B.明末初创???生旦净丑?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 D.徽汉合流 乾隆形成 13、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B.《子虚赋》C.《论语》 D.《诗经》 A....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道:“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它的意思是新生或再生。它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继‘黑暗时期’即他们所称的中世纪之后的古典文化的再生。”这段论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A.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D.摧毁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A.分权思想 B.自然权利说 C.社会契约论 D.理性主义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C.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民族主义论》“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B.政权更替频繁 C.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有学者认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 C.颁布《临时约法》 D.国民革命 52年。这两次大会的最大相似之处在于(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