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声色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四川专用).docVIP

(四川)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声色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四川专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声色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四川专用)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声色   课前导语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异彩纷呈。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学习本课,要了解唐宋两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初步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一、诗人名片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字浩然,名不详,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张九龄荆州长史府从事,患疽卒。诗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有《孟浩然集》四卷。《全唐诗》录存其诗267首。其诗作不事雕饰,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即写于途中,是孟浩然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他内心的忧愁烦恼是不难理解的。 二、诗词故事 飘逸的隐士 孟浩然是个名副其实的隐士,他终生没有做官,一辈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其实孟浩然并不是没有做过当官的梦,只不过不像别人那样沉迷不醒罢了。40岁那年,他从家乡湖北襄阳鹿门山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谁知没考上,于是他又回到了家乡,仍然过他那优哉游哉的田园生活。在他46岁那一年,唐玄宗命令各地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襄州刺史韩朝宗打算推举孟浩然,便约他一同去长安。当时恰恰来了一个老朋友看望孟浩然,两人喝酒正在兴头上,有人提醒他别忘了去长安的事,他发起火来:“你没看见我们正在喝酒吗?什么长安不长安的!”就这样,他又失去了一次做官的机会。孟浩然晚年曾在张九龄的幕府中当过几个月幕僚,很快便感到不耐烦,便辞职回家了。所以闻一多先生说:“隐居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而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因为孟浩然一生未入官场,他留给人们的是一个飘逸的隐士形象。 三、文题背景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一首五言律诗。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是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旧游,老朋友。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山暝/听猿/,沧江/急夜/。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 (“/”为节拍,“△”为韵脚字)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进一步熟悉诗句,把握感情。 提示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对感情基调的把握。 二、悟读,诗情画境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写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要被触动得更加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三、品读,鉴赏评析 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寂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 答案 前两联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等景象,渲染出清峭孤寂的环境,借景抒情,从而表现了黯淡悲凉的情绪,突出了孤独寂寥之感。 2.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后四句作者向朋友倾诉客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抒发了思念故土和怀念友人的真挚感情。 3.在本诗中,作者孟浩然表现了凄凉孤独的情绪,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 答案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域。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述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土”,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让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给大海,带给在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