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写作课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特别说明:本课程由中央电大命题,有关期末复习事项以中央电大印发的《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指导》为准。
1.考核目的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的理解与认识,检查学生把握写作应当遵循的规律,以及对写作活动的一般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水平。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地按照人类认识与思维的基本规律,积极参与写作实践,运用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为今后进行“实用写作”、“论文写作”、“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
本门课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张杰编写的《基础写作》(2006年1月第一版)一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以上内容见中央电大相关资料)及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写作文章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10%);判断题(12%)简答题(18%);文章分析题(15%);作文(45%)。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 导论
一、重点掌握:
1.写作的特殊属性:
(1)写作的化生性特征;
(2)写作的书面性特征;
(3)写作的交流性特征。
2.写作的基本规律:
(1)写作转化律;
(2)写作整合律;
(3)写作通变律。
二、了解:
写作的一般属性:(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第二章 言之有物——材料和思想
一、重点名词:
材料 广义的材料 狭义的材料 思想
二、重点掌握:
1.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2.思想提炼的途径: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三、一般掌握:
1.思想的要求:文本思想要真实;文本思想要深刻;文本思想要新颖
2.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感受深刻的材料;内涵丰富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
四、了解:
1.材料的分析。
2.材料的综合。
3.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归纳概括法、主客遇合法、纵横比较法。
第三章 言之有序——结构
一、重点名词:
结构 层次 段落 过渡 照应
二、重点掌握:
1.结构的原则: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2.结构的艺术手法: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
3.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三、一般掌握:
1.过渡与照应的方式。
2.开头与结尾的方式。
第四章 言之有文(上)——语言
一、重点掌握:
1.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1)准确----要注意辨析词义;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2)畅达----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3)简洁----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2.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二、一般掌握:
1.思维与语言的一般特征
2.思维与语言的一般关系
3.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简洁。
4.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
三、了解:
1.思维与语言的一般特征;
2.思维与语言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 言之有文(下)——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一、重点名词: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二、重点掌握:
1.叙述的类型;叙述的人称。
2.描写的类型。
3.说明的类型;说明的要求。
4.议论的要素。
5.抒情的类型。
三、一般掌握:
1.叙述技法: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2.描写技法: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3.说明技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4.议论技法: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5.抒情技法: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第六章 言之有体(上)——文体
一、重点名词:
文体 文体意识
二、重点掌握:
1.文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
2.文章思想中的文体差异
3.言之有文中的文体差异:语言“准确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语言“简洁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语言“生动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
4.言之有序中的文体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