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野风美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无极野风美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极野风美中学高一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 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a A. 自然条件 B. 政府政策 C. 居民口味 D. 历史原因 2..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描述古代一项著名水利工程说“有了它才有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的川行华章……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这里的它应该指的是( d ) A、郑国渠 B、西门豹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3. 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 A. 汉代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自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A. 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B.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 古代耕作技术落后 .筒车.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汉代丝绸不断外销,获得了“丝国”的美誉 B.唐朝时陶瓷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C.明朝中叶以来商业资本异常活跃,白银大量流入,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 D.清朝前期与欧亚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C.制瓷技术精湛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13.“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之争日趋减弱D.司马迁代表商人阶级利益..1912—1919年的八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A.一战期间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 .1912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服饰很受苏州人的喜爱 B.苏州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C.西方的时装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D.苏州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2.下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①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是我们一度落后的主要原因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对我们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33... ( c )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6.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 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4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