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诗 歌 鉴 赏 之 表现手法及结构技巧 *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杜甫的《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具体说来,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而 “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现时却不在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表达更为含蓄。 比如,诗人常赋予松、竹、梅、菊等特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再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形象。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可谓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名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细描 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衬托 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其中有正衬与反衬。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正衬,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 再如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这是反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 烘托、侧面描写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是不同的,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视角变化 1、感官变化 :视觉、听觉、触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 ——林逋《山园小梅》 2、描写的层次性:远近、上下、俯仰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在景物描写中,视角的变化能够多方面表现景物的特征,使之生动形象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