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二模选择(海淀)6.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氢氧化钠——腐蚀品 B.高锰酸钾——氧化剂C.钠——遇湿易燃物品 D.甲烷——易燃液体7.下列装置中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BC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苯和环己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用银氨溶液可以鉴别乙醛和葡萄糖溶液C.甲醛和乙二醇都可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D.丙烷和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均为两种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2Al+Fe2O3 2Fe + Al2O3B.用氯水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2+:Cl2 + Fe2+===2Cl- + Fe3+C.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的浓度:H+ + OH- === H2OD.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 + 2Na+ + 2OH- === Na2SiO3 + H2O10.已知16S和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2SeH2SH2O B.原子半径:SeSClC.酸性:H2SeO4H2SO4HClO4 D.还原性:S2- Se2- Br-11.右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X、Y、Z对应都正确的是XYZA无水硫酸铜氯气饱和食盐水B碱石灰氨气水C氯化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D氯化钙一氧化氮氢氧化钠1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其中Y是单质。SO 2(g)+2CO(g)2X(g)+Y(l)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超灵敏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SO2和CO浓度如下表:时间/s01234c(SO2)/mol·L-11.000.500.233.00×10-373.00×10-37c(CO)/mol·L-14.003.002.462.002.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前1s内v(X)= 1.00mol·L-1·s-1C.该回收原理运用了SO 2的还原性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是3.33×1036(西城)6.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BCD金属钠天然气氢氧化钠乙醇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2=== Na2O2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3Fe+4H2O=Fe3O4+4H2↑D.二氧化氮溶于水有硝酸生成:3NO2+H2O=2HNO3+NO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可加入铁粉,再过滤B.为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C.为除去乙炔气中少量的H2S,可使其通过CuSO4溶液D.为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使其通过饱和Na2CO3溶液10.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11.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Cl2Br2I2B将铝片放入盐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C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得到蓝色溶液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D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Cl212.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n(MgSO4)/moln(CO)/moln(SO2) / mol02.02.0020.841.261.2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 (CO)=0.6 mol/(L·min)B.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mol,则平衡时n(SO2)=0.6mol(东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