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病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医称之为“寸白虫”或“白虫”。古医籍《诸病源候论》中描述:“寸白者,五虫之一也,长一寸而白色,形小褊”、“连绵成串,几长数尺”“或如带,或丈余,蟠蜒如猪脏,其末寸断,辄为一虫”。 一、形态 成虫长4~8 m,乳白色,虫体由头节、颈部及链体组成。 链体由1 000~2 000个节片组成,节片肥厚。 牛带绦虫头节 头节直径约为1.5~2 mm。 呈四方形,无顶突及小钩,有4个杯形吸盘。 成节、孕节、囊尾蚴 二、生活史 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牛(羊、驼、鹿等)。 感染期:牛囊尾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成虫寄生人体部位:小肠上段。 卵或孕节可随粪便排出,自链体脱落的孕节每天可排出6~12节,其有较强的蠕动能力,可自动从宿主肛门逸出。 牛若吞食到虫卵或孕节,六钩蚴在十二指肠孵出,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牛体各部肌肉内,约经60~70 d发育至牛囊尾蚴。 牛囊尾蚴被人食入后,于小肠中在胆汁的作用下,头节从囊内翻出吸附于肠黏膜之上,经8~10 周发育至成虫,成虫寿命长达3~35年。 三、致病 感染者肠内多为1条,但在流行区平均感染成虫2.7~8条,最多一例达31条。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节片自动逸出是许多病人就医时的主述,高达77%,可伴有肛周皮肤搔痒。胃肠道症状以腹痛为常见,见于半数病人。虫体在肠道内扭结成团时可引起肠梗阻,若孕节蠕动进入阑尾而引发阑尾炎。 病人也可伴消瘦、乏力、食欲亢进、头昏、失眠、磨牙及荨麻疹等症。 四、诊断 症状和体征 曾生食或半生食牛肉史者,伴有胃肠不适症状、粪便中有节片或有节片自动逸出史者应疑为本病。 实验诊断 粪检查到牛带绦虫孕节可确诊。肛门试子法可查虫卵。 驱虫后检查虫体头节或孕节可鉴别虫种。 五、流行 地理分布 世界性分布,在习惯生食、半生食牛肉的地区或民族中流行。 在台湾流行的牛肉绦虫其囊尾蚴多寄生于肝脏内,中间宿主不是牛,而是野生的山羊和鹿,头节上可有发育不良的小钩,故有人将其定名为台湾绦虫(Taenia taiwanensis)新株。 流行环节 传染源:人为唯一的传染源。牛囊尾蚴在牛体内可存活3年之久。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牛囊尾蚴的牛肉所致。 易感人群: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六、防治 药物治疗 南瓜子、槟榔驱虫:同猪肉绦虫。 吡喹酮:10 mg/kg~20 mg/kg,顿服。疗效可达95%以上。 丙硫咪唑:成人400mg/kg连服3 d。 甲苯咪唑:200 mg/次,每天2次,连服3 d。 预防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纠正生食牛肉的习惯为最有效的方法。 严格肉类检疫,严禁病牛肉上市。 加强粪便管理,不要随地大小便,避免人粪便污染牧场;定期进行普查普治。 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源。 * * 监督电话:3029945 授课:任红斌 成节卵巢分为左右两叶。 孕节子宫主干向每侧分支约15~30支,分支较整齐。 两种绦虫形态区别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虫体长度 2-4M      4-8M 节片  700-1000节 1000-2000节 头节 球形,直径约1mm 略方形,直径1.5-2mm 具顶突、小钩 无顶 突 、小 钩 成节 卵巢分三叶 卵巢分两叶 孕节 子宫向 每侧分7-13支 每侧分15-30支 囊尾蚴 可寄生于人体 不寄生人体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