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讲义《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讲义
《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教案
培训目标:
1、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
2、熟悉课堂教学评价理论,提高教学评价的理论素养。
3、结合课堂教学评价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理解、掌握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
培训重、难点:
以“评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贴近课改,贴近课堂,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培训内容:五个专题,共有十七个话题
培训时间:两年
培训过程:
专题一 从头再来——构建观课议课新理念
话题Ⅰ 反思:我们所熟知的“听课评课”
培训时间:2013年3月25日 培训人:龙正林
一、当前中小学“听课评课”中常见的认知偏差
1、目的偏差。“重教学绩效,轻教师发展”是教师听课评课中存在的最突出的认知偏差。
2、主题偏差。
3、内容偏差。
4、过程偏差。
二、当前中小学“听课评课”中常见的行为偏差
1、听、评匆忙无准备
2、听、评未思缺技术
3、听、评未行少实践
三、当前中小学“听课评课”中常见的现象
1、数字化现象 2、模式化现象 3、文本化现象 4、片段化现象
5、形式化现象 6、极端化现象 7、学科化现象
话题Ⅱ 是“听课评课”还应是“观课议课”
培训时间:2013年3月29日 培训人:龙正林
一、为什么说是“听课”和“评课”
在“听课”活动中,主要借助视觉和听觉获取有关信息。“听”是观察的一种手段,主要指声音。听课活动中,“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所以听课者往往坐在教室后面。“评课”是对授课教师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对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得与失的课后讨论形式。
二、“听”实为“观”,“评”应为“议”
1、“听课”实为“观课”
2、“评课”走向“议课”是一种必然
① “评”有被评的对象,有下结论的对象。“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
② “评课”活动主要将教师的“表现、展示”作为授课取向。“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教学为主要授课取向。
③ “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是深入课堂事实,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④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
“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
话题Ⅲ 构建“观课议课”新理念
培训时间:2013年5月27日 培训人:龙正林
一、观课的本质特征
1、反思性
2、科学性
3、发展性
4、合作性
二、议课的本质特征
1、“议”不是下结论、作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和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
2、“议”以参与者的自我解放为手段。
3、“议”以发展教师的自由为目标。
三、观课议课的五种意识
1、对话意识
2、欣赏意识
3、交流意识
4、分享意识
5、援助意识
四、在观课议课中促进教师发展
㈠ 观课议课的功能
1、探索研究功能
2、提高促进功能
3、沟通协调功能
㈡ 观课议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
2、观课议课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
3、观课议课是教师在职的专业学习
话题Ⅳ 观课议课的类型及特点要求
一、观课议课的类型
1、观摩型观课议课
2、调研型观课议课
3、自我型观课议课
4、教练型观课议课
5、拜师型观课议课
6、学习型观课议课
二、各类观课议课的特点及要求 P29—40
三、专题一作业 P40 1、2、3
专题二 有备而战——做好观课活动新准备
有效观课议课从观课准备开始
1、提高协商观课议课主题
2、让授课教师先作观课说明
3、观课者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沟通
话题Ⅰ 观课的理论与学科知识准备
培训时间:2013年7月17日上午 培训人:龙正林
一、观课的教育教学理论准备
观课教师在观课之前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用来帮助自己客观地分析所观的课程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授课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特色,摸索总结出一套具有个性特点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实用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二、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观课实践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政策形势、新的教学要求,不断获取课改方面的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才能提高观课的品位,调整观察视角,改进思维方式,领悟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色。
1、无论是观课议课还是说课授课,我们都应该了解和掌握关于新课程理念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新、旧课程在理念上的区别
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课程建构的基础——体现出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创]2016年 《南方新中考》 数学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4讲 第2课时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配套课件].ppt
- UPLC-QTOFMS在相关研究方向的应用.ppt
- _Unit1_I_love_history 2.ppt
- §11-3 双曲线.ppt
- [图文教程]VS2010数据库的导入与导出简单教程.doc
- [江苏]大学学生公寓检验批划分施工方案_secret.doc
- [名校联盟]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1.4.2_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ppt
- §8-1 电荷 库仑定律-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物理.ppt
- “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思想.doc
- “求两线段长度值和最小”问题全解析.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