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共3487字)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共3487字)
整合文本性的翻译规范理论
如今的翻译研究的视角已从规约性研究转到描述性研究。翻译规范理论作为描述翻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曾引领风骚一时。赫曼斯等学者甚至提出翻译规范可以看作是解决翻译活动实际问题的“模板”。可是这个“模板”具体怎么操作呢?真能做到价值中立吗?莎夫纳就提出质疑:“我们怎样从规范过渡到译文文本……译文中有规律的样式和规范的关系如何?”(Schffner,1999)如同许多双刃剑一样,多元系统理论渊源和描写翻译学的研究方法虽为翻译规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但其“描写—概括—验证”的研究模式也限制了它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韩庆果以译文的文本性①为出发点对现有的翻译规范理论加以调整,提出了包含文本规范、文本外规范和偏差规范的新分类:文本外规范,指翻译活动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的制约。文本外规范可分为期待规范、文化和权力规范。文本规范,指文本性标准在文本外规范制约下于目的语文本中的体现,即衔接性规范、连贯性规范、意向性规范、可接受性规范、信息性规范、语境性规范和互文性规范。偏差规范,指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在文本性和文本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上产生的偏差。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中三种规范的运作
(一)文本外规范的运作
期待规范包含读者对翻译行为和译文文本的期望,把它放在第一位论述是因为译文的目的和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读者、翻译活动发起者、市场等的期待的预测和判断。在特定历史时期,目标文化偏爱哪些作家、哪个时代、何种文类或流派的作品?在第11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上《马可?波罗回香都》的获奖看似无心插柳,实则极佳地体现了文本外期待规范和文化规范的运作。起初该片作为首映式影片是不参加评选的,但因好评过爆而意外收获了刻有如下评语的一个特别金制奖杯:“杰出的电影语言,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开罗的《电影杂志》评论这部中美联合摄制的作品“可以和美国动画片媲美,但又不同于美国动画。既蕴涵了美国动画片娱乐的要素,又可以看见中国的民族特色和东方文化”。可见译介这部既有跌宕起伏情节又收揽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影视作品是满足了目标市场的预测和目标观众的心理期待的。另一个典型的成功选择待译影视作品的例子是英国动画片《花园宝宝》。它在央视的热播首先得益于观众定位的精准:针对1~4岁年龄段的“最小”观众。《花园宝宝》故事主要内容是在一片异常美丽的花园里,一群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之间发生的关于分享、友爱、互助的故事。它较为全面考虑到了婴幼儿的知觉动作、认知语言、情绪等特点,提供给幼儿们很多视觉上的美感与知觉经验,不同于许多国产动画片对影片说教功能的过分强化。《花园宝宝》衍生出的图书、点读笔、主题公仔玩具等系列产品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也反证了文本外规范在译介作品时的指导作用。
(二)文本规范的运作
衔接与连贯规范是以文本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标准,目的语文本首先要反映目的语语言的规范,但同时受源语语言规范的制约。许多成功译介的儿童影视作品无论是配音翻译还是字幕翻译都译语流畅,既没有翻译腔,又颇能传达原文的修辞风格,几近完美在异化与归化、“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两极之间取得了一种动态平衡。试举一例《花园宝宝》中反复出现的一例儿歌的翻译。“Tombliboo’sSong:OmblibooTomblibooknockonthedoor,OmblibooTombliboositonthefloor,OmblibooTombliboohereismynose,OmblibooTombliboothat’showitgoes!”被译为:“汤姆布利柏之歌:欧姆布利柏,汤姆布利柏,敲敲门;欧姆布利柏,汤姆布利柏,坐下来;欧姆布利柏,汤姆布利柏,鼻子在这里;欧姆布利柏,汤姆布利柏,总是这样做。”汉语译文和源语一样衔接自然,前韵或后韵和谐,符合儿歌朗朗上口的特点,孩子跟着唱几遍就能背诵了。其次谈谈意向性和可接受性规范。意向性指文本制作者的意愿在文本中的体现;译文文本的可接受性能在确保实现译者的意向性的同时为广大的读者和西方影视文学多元系统所接受,从而达到翻译目的。让我们来对比一下音乐剧电影TheSoundofMusic片名的翻译。经典译名《音乐之声》不仅容易让人记住,而且影片音乐剧的特点昭然若揭。也有意译的版本《真善美》,但由此题目观众很难猜出影片的内容,显得大而空,不对儿童的胃口。另有译名为《仙乐飘飘处处闻》,虽然点明了影片的主题,但却容易误导儿童认为影片是神话题材的。又如《马可?波罗回香都》的英文片名是MarcoPoloReturntoXanadu。其中地名香都的翻译颇为出彩:Xanadu意为行宫,世外桃源,美丽的庄园,语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