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经济法基础串讲综述
第一章 总论
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法的特征(2016年调整)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类型
(1)自然人
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中国境内或者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法人
①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
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
2.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2016年新增)
(1)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一致的,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终止时消灭。
(2)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①在民法上,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在民法上,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视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③在民法上,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刑法上,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2)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现、发明、设计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3)行为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如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承包人应按期完成办公楼的建设)。
法律事实
1.法律事件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2.法律行为
(1)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2)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订立遗嘱);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乙订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法的形式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
(2)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5.行政规章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特别行政区的法
8.国际条约
注: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不属于”法的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2016年新增)
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
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
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
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
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
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
公法和私法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1.仲裁与民事诉讼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横向关系)的经济纠纷,但二者不可并用。
2.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适用于不平等主体之间(纵向关系)的经济纠纷。
仲裁的适用范围
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1)合同纠纷;
(2)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行政争议。
3.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
(2)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独立仲裁原则
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一裁终局制度
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部编版《大还是小》综述.pptx
- 2016年秋成才之路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综述.doc
- 2016年秋最新电大《资源与运营管理》参考答案_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综述.doc
- 2016年秋第一次月考训练之病句修改1.0综述.ppt
- 2016年秋学期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全册(含基础知识讲解和精选习题)综述.ppt
- 2016年禹洲·丁香里项目营销推广与思考43p综述.ppt
- 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养老服务模式讲义.ppt
- 2016年秋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4张(共34张)综述.pptx
- 2016年秋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综述.doc
- 2016年秋高三地理期中试题综述.doc
- 2025至2030特发性颅内高压的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标准.docx
- 2025至2030红茶行业市场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材料选择与施工方法优化研究.docx
- 景观绿化工程造价咨询协议.doc
- 2025年南审入学真题答案.docx
- 5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在教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信息素养培养的融合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海水淡化膜材料制备中的传质与传热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预防策略与错题集整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ppt VIP
- 副高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课程.ppt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电气安全)模拟试卷3.pdf VIP
- VD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中文版.pdf VIP
- 汉威KB5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30全球摩托车和机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面式蓝牙摩托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神木市东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0.60Mt_a)(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高清版)DB11∕T 1702-2019 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