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日常礼仪实操综述
礼仪的原则 礼仪的核心 礼仪的核心是敬人,即尊重为本。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 尊重分自尊与尊他 自 尊 首先是自尊为本,自尊自爱,爱护自己的形象。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三要尊重自己的公司。 尊重他人 对不同人的尊重体现的个人修养: 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 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 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 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 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学习礼仪要达到的目标 懂得人际交往的一般礼节 提升职业成熟度 掌握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 提高职业修养和礼仪水准,使之固化为习惯 培育高素质职场环境,提升企业与个人附加价值 点头礼—日常礼仪 微微地点头,以对人表示礼貌。适用于比较随便的场合,如:在路上行走,或是在公共场所与熟人相遇,无须驻足长谈时,可行点头礼。还可以随之说些问候的话。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握手礼仪—日常礼仪 握手次序: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握手;领导或长辈先伸手,下级或晚辈才可握手。 握手动作:对方伸手后,我方应迅速迎上去,但避免很多人互相交叉握手,用大约2公斤的力,避免上下过分地摇动。 握手禁忌:不能用左手,与异性握手不可用双手,不能戴墨镜、不能戴帽子、不能戴手套。不要在与人握手时递给对方冷冰冰的指尖,不在握手时长篇大论,或点头哈腰过分热情。 介绍礼仪 相互介绍。尊者居后原则 把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把年轻者介绍给长者 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把迟到者介绍给早到者 介绍时动作: 手心向上,介绍时一般应站立,特殊情况下年长者和女士可除外,在宴会或会谈桌上可以不起立,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鞠躬 动作要领: 头颈背成一条直线,两脚并拢,不要分开 双手自然放在裤缝两边(女士双手交叉放在体前) 身体自然前倾15度,头要正并且随着身体向下而自然向下,脖子也不要伸得过长。 目光约落于体前1.5米处 鞠躬3秒左右,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低头比抬头慢 与 同 事 相 处 *平等与相互尊重 *礼字当先 *协作精神 *人情交往 *一视同仁 不良坐姿(1) 摇脚、两腿分开、跷腿 不良坐姿(2) 无精打采、过于放松 不良坐姿(3) 手足无措、瘫坐、坐姿不雅 小视频找不足 行姿稳重——行如风 头正:双目平视,收颌,表情自然平和 肩平:两肩平稳,防止上下前后摇摆 躯挺:上身挺直,收腹立腰,重心稍前倾 步位直:脚跟先着地,两脚内侧落地,走出的轨迹要在一条直线上。 步幅适当:行走中两脚落地的距离大约为一个脚长, 步速平稳:步速应自然舒缓,显得成熟、自信。 忌:低头驼背、左顾右盼、脚擦地面等。 标准的步态(1) 交谈距离 私秘距离(<0.5米) 常规距离(0.5—1.5米) 礼仪距离(1.5—3.5米) 公共距离(>3.5米) 目光 与人交谈时,每次目光接触的时间不超过3秒钟。 交流过程中用60%-70%的时间与对方进行目光交流是最适 宜的。 其他时间目光可在对方的大三角区或小三角区,不可将 视线落在对方以外的地方;视线不要固定于一点或移动 过快; 大三角区:头部与腹部之间的三角区 小三角区:双眉与嘴巴之间的三角区 心灵的语言——目光 视线向下表现权威感和优越感, 视线向上表现服从与任人摆布。 视线水平表现客观和理智。 递送物品 双手递送 目光注视 未完成递送动作时手不能离开物品 指引方向 1、面带微笑,身体稍微前倾; 2、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自然放松,右臂微弯,指引方向; 3、目光从顾客面容随手移动到指引的方向; 4、不可用手指或手中的物品指引方向; 乘电梯 乘坐自动扶梯时,应遵循“右立左行”原则。 陪同客人乘坐电梯时,如电梯内无人,陪同人应先进入电梯内并按住开门键 请客人进入;如电梯内有人,则应按住外面的指示键(保证电梯门不关), 请客人先进入。 进入电梯后,站在电梯门左侧(按键一侧),电梯到达后,应在电梯内按住 开门键,请客人先出。 如工作中与客人同时乘电梯,则进出电梯时,请客人先进先出,并主动帮助 客人按下楼层键。 当电梯到达底层后,如出电梯时有客人进入电梯,应主动询问客人到达楼层, 并帮助客人按下楼层键,再与客人道别,并离开电梯。 引路 引路人在走廊左侧,请客人走在走廊中央引路人应走在客人左前方 相距2-3步。 协调行进速度:与客人的步伐保持一致, 行进速度相协调,并对路 过的区域适当介绍及时关照提醒:在转弯、上下楼梯或道路坎坷时, 提醒客人留意,并以手势指引方向。 主动推/拉门:走廊内设置通道门时,应上前开门并侧身,一手按住 门,一手做请进姿势,请客人先进,再随后进入,并将门轻轻关上。 上楼梯时请客人走在前,下楼梯时请客人走在后。 敲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