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2 庖丁解牛.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4.2庖丁解牛语文:4.2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 □ 《庄 子》 读庄子 □ 白居易 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①。 【注】 ①无何乡:《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无何乡即无何有之乡,原义为没有任何东西的地方,后用以指空想的或虚幻的境界,常用以咏梦。 [赏析] 七绝《读庄子》是作者任江州司马时的作品。全诗意思是说,我从京都远谪异地,怪自己未看透官场的积弊,内心并不感到忧伤;我读了庄子知道自己何以处这种境况,苦闷时就以过恬淡闲适的生活来自解。 自我解嘲,无可奈何,言无忧伤,却含愤怨,委婉言情,蕴含深沉,耐人寻思。 一、古字通假 (1)砉然向然(____通____,________) (2)技盖至此乎(____通____,________) (3)善刀而藏之(____通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五、特殊句式 (1)①良庖岁更刀,割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以上句子都是________。 (2)①如土委地 ②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以上句子都是________。 (3)技经肯綮之未尝 上面的句子是________类倒装句。 (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上面的句子是________类倒装句。 【自我校对】 一、(1)向 响 声响 (2)盖 盍 何,怎样 (3)善 缮 修治,此指拭擦 二、(1)没有不是 (2)此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3)此指很难下刀 (4)两个词,虽,虽然;然,这样 (5)动作因此 三、(1)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名词,主张,学说/名词,道义,正义/动词,取道/名词,道路/名词,方法/动词,说,讲 (2)动词,剖开、分割/动词,消除,免除/动词,解释,解答/动词,理解,明白  一、作家档案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述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这部文献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背景回放 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感到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以养全年,并对死生、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这种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然而庄子尚能对当时的现实作较为深刻的批判。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一、重点突破 1.课文先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再写得“道”的原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思路】 课文的写法是先写结果,后写原因,这样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先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容易吸引读者,给人印象深刻,激起人们的悬念;二是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乃中《经首》之会”? 【参考思路】 作者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展现了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申述其之所以如此作了自然的铺垫。 3.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思路】 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从庖丁的话中可以得知。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正因为如此,他由不懂规律(“自解全牛”)过渡到认识规律(“目无全牛”),又飞跃到熟练运用规律(游刃有余)。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4.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