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精品)《囚绿记》
陆蠡 教学重点: 体会含蓄优美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绿”的象征意义。 急不暇(xiá)择 揠(yà)苗助长 移徙(xǐ) 淅沥(xī lì) 涸辙(hé zhé) 猗(yī)郁 陆蠡(lǐ) 蕈(xùn)菌 囚系(xì) 婆娑(suō) 瞥(piē)见 了(liǎo)截 ⑴了截:直截。 ⑵涸辙:干涸的车辙。 ⑶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暇:空闲 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 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⑸猗郁:茂盛的样子。 “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 “绿”是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囚绿”的最终结果是释放了绿。 本文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你用与“囚绿”相同结构的动宾短词来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呢? 1.请快速找出文中作者对常春藤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有什么含义? 绿影——“瞥见”,来不及细看却一见钟情,可以看出作者的心中早已有对绿的喜爱和喜爱和向往。 绿色——作者对绿色有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是慰安。 绿友——作者在孤独中将常春藤视为朋友,知己。 绿囚——因爱而囚。 2.通过对文章脉络的整体把握,以及作者对常春藤称呼的变化,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大家再次浏览文本,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 寻绿——喜悦、满足 观绿——欢喜、留恋、急不暇择 囚绿——喜悦、不快、恼怒、可怜 放绿——敬重、祝福 怀绿——怀念、期待 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在囚绿之前,绿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相应语句说明。 第4段: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第7段: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囚绿后,这绿有什么变化? 开始(第9段):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接着(第10段):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最终(第11段):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被囚禁后却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尖端总是指向窗外,坚持向阳的本性,永不屈服于黑暗。 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 (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散文家和翻译家。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到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在1942年被捕,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主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人吃人的丑恶现实,一生追求进步;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我”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绿”象征了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一切美好的事物。 文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请联系作者简介,再次快速扫描课文,找出这些关于背景的语句。 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