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热凝治疗口腔粘膜常见病.doc
                    微波热凝治疗口腔粘膜常见病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毛祖彝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金融理财等word文档
 
口腔粘膜常见病,如白斑、扁平苔藓等,常以慢性病程出现,有时还会发生癌变,患者极感痛苦,特别是糜烂型,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口腔血管瘤、粘液腺囊肿等,也是一种多发病,虽有硬化剂注射、激光、冷冻及手术切除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但有时疗程长,手术会带来痛苦,甚至畸形,使口腔功能或面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微波能已被医学广为应用,不断报道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科自1993年6月至12月,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常见病27例,共37人次的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微波热凝装置
采用2450MHz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10W,可预置,可微调,预置数有数码显示。治疗探头系列多,有针状、圆柱状,能适应临床需要。输入电源220V50Hz,消耗功率不大于200W。时间控制:定时1~99秒可预置,并有声、光、数字显示。输出功率及治疗时间,可预先设置。
1.2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14 岁,最大69岁,平均42.4岁。
病种:血管瘤15例(其中脉管瘤3例),扁平苔藓7例,白斑2例,天疱疮1例,慢性唇炎1例,粘液腺囊肿1例。
病损部位:颊部8例,唇部7例,舌部5例,腭部4例,口角部3例。
1.3 治疗方法
按照病损所在不同部位,选用局部阻滞麻醉或浸润麻醉。待患者麻醉显效后,根据不同病种,选用针状头直接插入,如海绵状血管、粘液腺囊肿等;选用圆柱状探头直接贴附于病损表面,如扁平苔藓、白斑、毛细血管瘤等;有时可两种探头交叉使用,如脉管瘤,进行加温热凝。单根探头的输出功率为20~80W,持续时间为3~8s。病损范围大者,可分散进行重复热凝,直到整个病变缩小,粘膜变白,甚至呈焦痂状。有时治疗一次未愈,可相隔7~10天后,再闪进行热凝。术后不需特殊处理,可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镇痛剂消除术后痛感,勤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2、治疗效果
为了评估本法的治疗效果,血管瘤以体积缩小近正常,粘膜表面颜色正常,穿刺无血为痊愈;扁平苔藓及白斑以白色斑纹消失,糜烂面愈合,进食无疼痛等为痊愈;仅有病变缩小或症状减轻为好转;病变增大症状加重为无效或恶化。根据以上标准,本组27例,其中痊愈21例(有5例分别治疗2~4次);好转6例(多为全口糜烂型扁平苔藓),无恶化病例。
3、典型病例
舒某某,男21岁。右舌肿大不适10余年,曾诊断为血管瘤,注射过鱼肝油酸钠4次,稍有缩小,近年来又复肿大。
查体:一般情况好。伸舌时,可见见右侧舌体肿大,扪之柔软,有压缩感,舌缘有紫红色突出包块,整个包块占舌前2/3,穿刺可抽出血液,静置后凝结成血块,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右舌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2450MHz微波,预置30W,时间5s,用针状探头刺入瘤体进行热凝,从舌体肿瘤不同方向刺入5次热凝,当时即可见肿瘤缩小,5个穿刺点变白。若拔出天线时渗血,用纱团压迫即可止血。10天后再次治疗,总共3次治疗,血管瘤消失,舌体平坦,穿刺无回血。
邹某,女,18岁。左颊及口角区粘膜长红色小点已8年。进食时偶有渗血,时而肿大疼痛,服消炎药后好转。门诊诊断为脉管瘤,收入辽治疗。
查体:一般情况好。局部可见前颊部粘膜表面有紫红色小颗粒,粘膜下肥厚丰满,扪之柔软,约3cm×2.5cm大小,前界达口角,穿刺抽出血性分泌物,静置不凝。
治疗:原拟手术切除,游离植皮。因患者年轻,术后可能出现张口受限,面部凹陷畸形。乃采用微波热凝,先用针状探头刺入瘤体,30W,时间4s进行热凝,再换用圆柱状探头贴附于有红色小颗粒粘膜区。热凝后可见局部粘膜变白,而红色小颗粒消失,2周后,重复治疗一次。一月后复查,肿瘤消失,粘膜光滑,色泽正常,穿刺回吸无血。
潘某某,女,45岁。因双颊粘膜糜烂疼痛2年余。曾在口腔粘膜病科诊断为扁平苔藓,服用氯喹、苔藓片、皮质激素及强的松龙局部封闭等,时好时坏,很难奏效。
查体:一般情况好。局部双颊部粘膜糜烂,散在白色网纹,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糜烂面易出血。
治疗:继续口服药物,局部浸润麻醉下,用圆柱状探头贴附于颊部糜烂面,进行微波热凝,可见该区粘膜变白,形成白色假膜覆盖。10天后复诊,热凝区假膜脱落,糜烂面消失,病员自觉疼痛减轻,总计治疗4次,病员自觉痊愈,甚感满意。
4、讨论
4.1 微波组织热凝的作用
微波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生物体是由各种细胞组成,在细胞内、外液中,含有大量的带电离子和极性、无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作用下,发生振动和转动,因而使组织内温度增高。通过微波辐射探头直接辐射组织,可使局部组织产生高温、脱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