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计算机网络与通信.ppt
第8章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8.1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的特征 8.1.1 多媒体数据流的基本特征 1. 数据传输速率 多媒体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是固定的均匀速率,也可能是突发的非均匀数据速率。以话音信号为例,对话音信号进行采样(8000 Hz),量化(8位),则可以1.544 Mb/s或2.048 Mb/s的均匀速率(一次群速率)进行传输。而对非话音信号,可能是突发的以非均匀数据速率进行传输。能同时适应这两种传输需求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就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ND)。 2. 突发性要求 连续媒体的传输必须是实时的,网络端到端的等待时间必须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例如,为了保证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的会议信息的视频效果,延迟应控制在250 ms内,并且保持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的同步传输。而对于多媒体电子邮件,则并不要求传输的实时性能。 3. 信道的对称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端到端的传输信道是双向的,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上行信道是从源端到目的端的通信信道,下行信道是从目的端到源端的通信信道。根据多媒体应用类型的不同,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通信量可能是对称的,也可能是不对称的。 例如,视频点播系统的上行信道只是传输少量的控制(请求)信息,而下行信道则需传输视频流,通信量要远大于上行信道。而在对等式视频会议系统中,各会场之间的信道通信量大体上应当是对称的。 8.1.2 多媒体网络通信的性能要求 多媒体通信对网络环境提出了影响网络的一些关键性能的新的要求。 1. 吞吐量 网络吞吐量是指网络成功传送报文分组的比例,也就是网络实际的有效带宽。它只能是网络极限带宽(或数据速率)的一部分。 网络的带宽和数据速率实际上反映的是网络的同一个性能,即数据或信息的传输能力。带宽是频域的度量指标,数据速率(或信息速率)是时域的度量指标。在二进制数据传输时,数据速率就是信息速率。 自然,在一定控制协议下,网络的带宽越高,网络的吞吐量也越大。而在网络的带宽一定的情况下,总是采用高效协议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影响网络吞吐量的因素主要有网络协议、网络拥塞、缓冲区容量及网络故障等。 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吞吐量需求与网络传输速率、缓冲区容量及数据流量有关,应能满足高数据传输速率、大缓冲容量和流量的需求。 2. 可靠性 可靠性就是要求网络具有较低的差错率。在网络的不同层次上,可靠性分别用位差错率、帧差错率和分组差错率表示。网络差错主要是由位出错、分组丢失和乱序等原因引起。 由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限制,如人的视觉和听觉很难分辨图像或声音数据的微小差异,所以多媒体通信系统中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传输错误。但人对音频信息的分辨能力要比视频信息高,因此,音频传输的可靠性应该比视频传输的可靠性要高。 为了保证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必须采用可靠的传输协议,以及可靠的差错控制技术和流量控制技术,例如,X.25分组交换网通过结点之间完全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将不太可靠的物理网络(例如电话传输网络)提升为可靠的端端传输网络。但是,这又增加了网络传输延迟,因此,在快速分组交换网(如帧中继、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中,又要简化传输协议,以减少端端延迟时间。 3. 传输延迟 传输延迟是衡量网络的重要参数。端到端延迟是指发送一个分组到接收端正确接收到该分组的时间。传输延迟主要包括以下4种延迟。 1) 传播延迟 传播延迟是电信号在物理信道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对金属导线而言,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是200 m/μs。传输距离越长,所需时间越多。 2) 发送(接收)延迟 发送延迟是发送(接收)一个分组所需的时间。它主要由网络的数据速率和中间结点处理延迟所造成的。 3) 网络延迟 网络延迟是发送延迟与传播延迟之和。 4) 接口延迟 接口延迟是发送端从开始准备发送数据到实际利用网络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实际就是待发送数据在发送缓冲区中的等待时间。 另外要说明的是,以分组方式传输一个很大的报文或数据流时,各个分组到达接收端的延迟时间是不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延迟抖动,即端到端分组延迟的最大变化量。 在多媒体会议这类应用中,信息流中包含音频和视频数据流,它们之间存在对应的时间关系。在理想情况下,要求网络以最小的延迟传输,并且保持它们的相对关系,以保证接收端的同步播放。因此,网络必须将延迟和延迟抖动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否则将会在接收端出现同步失调,影响多媒体信息的演播质量。 4. 多点通信 多媒体通信涉及多媒体信息流,包括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在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中可以进行多播通信和广播通信。因此,多媒体网络通信系统应支持点对点通信、点对多点通信、多点对多点通信以及广播通信。广播通信是把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7T4871-2025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pdf VIP
- 医疗美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docx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组织环境、相关方需要和期望分析一览表[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冰雪雕设计及制作工程招标示范文本.doc VIP
-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微改造正式.pptx VIP
- 19028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工程施工项目) (1).docx VIP
- 嘉世咨询-嘉世咨询2025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现状报告.pdf
- 招生话术培训课件.ppt VIP
- 教学课件-看得见的声音-.pptx VIP
- 安徽省血液透析管理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