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为什么重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克维尔为什么重要?.doc

托克维尔为什么重要?   哈佛大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说,今天托克维尔仍很重要,他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分析有着极高的声誉。 托克维尔30岁时就写出一部经典   1831年,25岁的法国贵族托克维尔和他的朋友博蒙特前往美国考察,那时的美国人口只有1300万,林肯刚刚22岁,整个国家仍处于孩童时期。他们的全部行程历时271天,二人走访了美国17个州,行程总计7300英里(约1.2万公里)。在波士顿他们遇到了刚卸任两年的前总统亚当斯,最后他们在华盛顿待了两周半,采访了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访问了参众两院。回国后,托克维尔写出了《美国的民主》一书,博蒙特出版了一部关于奴隶制的小说。   哈佛大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在《牛津入门之托克维尔》一书中说,在今天托克维尔仍很重要,首先,很难想到还有谁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分析有着比他更高、更广泛的声誉。“从艾森豪威尔以来的每一位美国总统都引用过他的话(不全是准确的!),《美国的民主》对左派和右派都有着广泛的吸引力,每一方都有它们最喜欢的段落。”其次,托克维尔的名声还没有达到跟他的思想的质量相符的水平。原因之一是他才华太高,使得他好像只是能言善辩,他的未来感使得他显得很离奇,就好像表面上写得如此之好的人一定很肤浅,预测得这么准的人一定是一个预言家。他漂亮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无法专心仔细地分析他的话,比如他把美国的总统选举比作一场风暴:“选举的结果一经公布,这种热情随即消失,一切又恢复平静,而看来似乎即将决堤的河水,又静静地流在原来的河道,但是,看到这场本来以为可以刮大的风暴,怎么会不使人惊奇呢?”   美国作家约瑟夫?艾普斯坦在《托克维尔传》中说,托克维尔的成名要归功于他精湛的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观点。“一位女性在第一次见到亨利?詹姆斯时说,她从未见过像他那样满腹见解的人。而托克维尔则是满腹渴望,渴望去分析他所见过的各种社会组织方式和政治体制。”他的分析基于其对事物敏锐准确的洞察力。他还能以简洁有力的方式表述出他观察到的内容,言语精辟、令人过目不忘。如“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再如:“没有一个伟大人物没有德行,没有一个伟大民族不尊重权利。”“再没有比过细的分工更容易使人变蠢和从产品上见不到匠心了。虽然美国人的每项行道不如欧洲人高明,但几乎没有什么手艺他们一窍不通。他们的才能比较一般,但他们的知识比较广泛。”   艾普斯坦认为:“托克维尔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矛盾体:既雄心勃勃又极度悲观,既心高气傲又缺乏自信,既勇敢无畏又犹疑不决,既雷厉风行又瞻前顾后,虽道德感强烈却认为人性卑劣,虽善于思考却从无片刻休息,虽一直追求真理却明白真理不可企及。”   托克维尔的妻子玛丽?莫特利是一位英国女子,比他大9岁,既无社会地位,也没有丰厚的家产。托克维尔的传记中都会说这样一则轶事:玛丽用餐过于细嚼慢咽,有一天托克维尔终于难以忍受,起身拿过她的餐盘,狠狠地摔在地上。据说玛丽面不改色,漫不经心地重点了一份。托克维尔曾多次对妻子不忠,心中满是愧疚。他好像把这一经历写到了他的学术著作中。在《身份平等在美国怎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民情》一章中,他谈到美国人对婚姻自由的坚持时写道:“在贵族制社会中,如果一个男人胆大妄为、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伴侣,那么婚后不久就对婚姻不忠,家庭不幸的情况,是不足为奇的。”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在1835年出版后好评如潮,突然之间,托克维尔成为一位值得结识的青年才俊,1840年出版了下卷,1841年托克维尔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美国历史学家西摩?德雷舍说,上卷较简单明了,目的是研究美国具体的政治制度,下卷则更宏观,探讨的是感情、价值等难以捉摸的领域,推测性更强,更具争议性,也更阴暗。上卷对民主抱有乐观态度,下卷对民主的命运怀有某种更加深刻的悲观态度,有理由怀疑,5年间托克维尔对国家、社会、个人以及历史趋势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美国作家约瑟夫?艾普斯坦和他的著作《托克维尔传》 托克维尔会怎么看特朗普?   关于美国的总统选举,托克维尔在书中写道:“在指定的选举日到来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选举是最重要的而且可以说是全国唯一关心的大事。因此,各党派又积极活动起来,凡是能够想象出来的党派激情,又在这时于一个幸福安静的国家里荡漾起来。随着选举的临近,各种阴谋活动愈加积极起来,而选举的热潮亦更加上涨和扩大。公民们分成数个对立的阵营,每个阵营都高举自己候选人的旗帜。”   托克维尔如果还活着,他会如何看待眼下美国的大选呢?托克维尔著作的英译者亚瑟?古德汉默说:“托克维尔虽然很有先见之明,但他很难预测到今年美国大选罕见的热潮,虽然他很清楚民主无法阻止粗野的、没有教养的人当选。毕竟,有一个议员选区的选民把一个没受过教育、住在树林里的人送到了众议院。他相信,选民的选择有时不够明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