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撷来“前景”入佳境.doc
撷来“前景”入佳境
所谓“前景”,就是镜头中位于主体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具有烘托主体和装饰环境等作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忽略“前景”的存在,而这也正是镜头画面设计的巧妙所在,让“前景”可以不露痕迹地发挥作用。可以说,恰当地发挥“前景”的作用,能使画面感觉更加细腻且耐人寻味。但同时也应注意,“前景”应与画面内容有机结合,若片面追求“前景”的装饰美,则会破坏画面的统一,甚至削弱或混淆所表现的主体。
由辽宁省抚顺市委组织部拍摄的党建人物专题片《为了那一句承诺》,在塑造典型人物过程中镜头表现丰富多变,时而大气时而细腻,给片子带来了张弛有度的美感。而片中的“前景”镜头设计也颇为精巧,为我们的党教制片工作提供了启示。
如何用“前景”烘托美感?从视觉感受的角度出发,应该说“前景”与美感息息相关。一方面体现在画面能够第一时间冲入视觉感受的色彩表现上,“前景”会如“绿叶衬红花”一般默默调节着画面的色彩搭配,通过人为地增添画面中缺少的色彩,避免镜头画面色彩过于单一或色调不太和谐。另一方面,这份美感体现在进一步加深视觉印象的画面层次上,“前景”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利用画面的纵深空间,形成透视感。尤其在某些移动摄影中,借助“前景”的变化与更迭,可增强镜头的运动感与节奏感。因此,富有装饰性的“前景”,往往可以赋予画面一种图案美与和谐感。在专题片《为了那一句承诺》中,当讲述到主人公经过种种努力将一个贫穷落后村转变成为富裕文明村时,镜头拍摄到村民的幸福生活,巧妙地将粉红色的丛丛花朵作为“前景”来映衬后面村民微笑的面容,画面既色彩突出又温馨和谐。
如何用“前景”表达逻辑?无论是“前景”还是“后景”,都是相对于镜头所要表达的主体景物而言的。要当好镜中主体的“左膀右臂”,“前景”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画面完成内在逻辑信息的表达。从直观角度讲,“前景”可以有效交代客观信息,包括环境要素、背景要素、关系要素等,可以渲染现场的环境气氛,赋予画面在时间、地理环境和季节上的显性特征,使画面的主题得到更准确的表现。从感受角度看,“前景”可以帮助观者在心里完成对主体的认知和感受,比如通过虚化前景、实化主体,在对比反差中完成对主体的塑造。在专题片《为了那一句承诺》中,当叙述到主人公整肃村务制度时,画面以两位村民的背影作为“前景”,将镜头居中正面对准了正在向村民监督小组汇报财务支出情况的财务管理员,同时将“前景”与主体设置为前虚后实,既交代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又交代清了事情的背景信息,其内在逻辑就这样简单明了地传达出来。
如何用“前景”激发联想?好的主题要有好的表现形式,恰当地运用“前景”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境。“前景”虚化是一种有益尝试,而更难能可贵的技法则表现在虚与实的对比和转化中。虚与实的转化,是建立在单纯虚化“前景”基础上的更高级别的构图设计。先突出这一个、淡化那一个,后又突出那一个、淡化这一个,不禁会引发观众展开联想:镜头到底是想表达怎样的内涵和情感呢?虚实转变,一方面可以在拍摄过程中通过设备的使用来得以实现,比如调节景深,在拍摄人物“前景”的虚化效果时,可以让“前景”尽量贴近镜头前端,这样就能获得较好的”前景“虚化效果。另一方面,如果摄制当时没有考虑到要进行“前景”的设置,适当地通过后期制作也可以达成或接近这样的效果。但切记在利用“前景”进行构图时,务必时刻明确“前景”与主体的关系,勿因滥用“前景”而干扰了主体。在专题片《为了那一句承诺》中,讲述主人公为村里谋发展、兴产业的事迹时,两次将党旗作为“前景”来聚焦主人公。镜头中先是用较短时长聚焦“前景”党旗,虚化主人公;随后马上转变为党旗虚化,将焦距对准主人公展开讲述,这样观众自然而然就会从主人公的事迹联想到他作为党员对信念的坚守和对宗旨的践行。
镜中自有千般景,妙运匠心佳境来。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全套PPT课件.pptx
- 《民宿文化与运营》课件——第四章 民宿建设.pptx VIP
- 2022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KV配电箱验收流程及规范.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标文件.doc VIP
- 2025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舒蕾上市谈判手册.docx VIP
- DB4103T 129-2021 产(商)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pdf VIP
- 七猫中文网投稿申请表.pdf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版》 课件全套 索明何 第1--8章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应用软件设计.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