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刹结构分析精要
塔刹结构分析
塔刹是指佛塔顶部的装饰,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冠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刹”来源于梵文,意思为“土田”和“国”,佛教的引申义为“佛国”。塔刹,即塔最上一部分,现存塔刹多为金属制;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所谓是“无塔不刹”。印度的窣堵坡传入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的结合演化中,即“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印度的窣堵坡从而演变为一个缩小版置于汉朝重楼之上。
所以从结构上说,塔刹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它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四大部分组成。先从下图大致了解一下这四个大结构。
刹座位于塔身之上,上承塔刹,一般为须弥座形、仰莲瓣形、忍冬花叶形或素平台座。有的刹座内还设有刹穴,以存舍利、佛像、佛经或其他供品。
刹身由刹杆和套于杆上的圆环——相轮及华盖等组成。相轮为单数,现最多者为十三级,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
刹顶由仰月、宝珠或火焰宝珠等构件组成,位于塔刹顶部。
刹杆多用木、铁制成,纵贯全刹,有的还直入塔身,以增加其稳固程度。
由于古往今来塔刹形制千变万化,现存日本塔的塔刹和中国塔的塔刹在结构上略有不同。
下图是日本五重塔塔刹实物以及塔刹结构介绍。在日本,“刹座”被称为“露盘”。注:此种形制的塔刹在日本五重塔上非常多见。
结合中国与日本的塔刹,以下几个名词必须要统一解释一下:
1,刹座(基座)
由隋唐至辽宋之初,塔刹的下部均有刹座。日本称刹座为“露盘”。
南宋之后的金属塔刹有很多没有刹座。
刹座分为须弥座形、仰莲瓣形、山花蕉叶形或素平台座。
■须弥座型
■仰莲瓣形
■山花蕉叶形
注:此种刹座在隋唐之前非常之多见,宋元渐渐被仰莲花形替代;
在敦煌壁画、各类石窟上可以看到这种刹座配楼阁式塔;现存的山花蕉叶刹座多为亭阁式塔。
■素平台座
其实这种刹座挺多见的,特别是明朝之后的塔,一部分塔刹只是简单的将一个葫芦、宝瓶或是宝珠置于刹座之上。
2、覆钵
历代金属刹多有覆钵,只有明代以后部分塔刹以葫芦、宝瓶、宝珠为刹。
覆钵非常多见,就放一张嵩岳寺塔塔刹上的覆钵吧,窃以为这个覆钵形状比较特殊。
3、受花
隋唐时期,受花在相轮之下覆钵之上,现存的日本塔塔刹上可以见到。
而中国现存的塔刹,也只有嵩岳寺塔塔刹上有真正的受花,其余的“受花”都为山花蕉叶并且与刹座结合了。
中国塔的受花在宋朝以后消失。
日本塔刹受花:
嵩岳寺塔刹受花
4、露盘
中国现存金属塔刹的露盘位于相轮之下,正好代替受花的位置。或许宋朝之后,受花难以制作,又容易损坏,所以以圆盘代替,渐渐形成露盘。此种形制在宋塔中特别多见。
5、相轮
元以前的金属刹均有相轮,明清时候部分金属刹也有相轮。相轮数目一般为阴数(奇数),有5层、7层、9层、13层(喇嘛塔)。相轮一般下面略大,上面渐次略略缩小,也有特殊的上下大小完全相同,比如说应县木塔。
而苏州报恩寺塔塔刹的相轮上下小,中间大,为纺锤形。这种形制在北魏嵩岳寺塔上就已出现,现存的很多塔刹的相轮都是这种纺锤形。
6、水烟与圆光
水烟与圆光是我国以及日本的塔刹特有之物。据考证,水烟很可能是图案化的火焰,因厌胜之故,改为水烟。水烟现在只存在于日本塔的塔刹,可参考法隆寺五重塔与药师寺东塔的水烟。
日本药师寺东塔的水烟,由透雕的飞天伎乐组成的图案非常精美,被誉为”凝固的音乐“。
在我国,辽、宋塔塔刹上的圆光,无疑是从早起的水烟演变而来。
元代之后,塔刹上多无圆光、水烟。
7、仰月
仰月早期见于敦煌北周壁画中的金刚宝座塔。(图中画红圈处),中国现存的楼阁式塔塔刹中,仰月仅见于应县木塔塔刹。(见上上幅图)
8、宝盖(华盖)
宝盖多置于塔刹上部,相轮与宝瓶(或宝珠)之间。其作用多用于挂铁链以固定塔刹上部,使塔刹不致于因狂风或地震而动摇坠落。一般有相轮的金属刹都有宝盖。只有最早的日本法隆寺塔和药师寺东塔没有宝盖,这与这两座塔用的是贯通上下的中心柱有关,塔刹固定在巨大的中心柱上,故稳定性较好。
到后来结构发生改变,不再采用上下贯通的中心柱,如日本的石山寺多宝塔的塔刹固定在刹柱上,稳定性不够,故用宝盖。
9、宝珠或宝瓶
宝珠或宝瓶多置于刹的最上端,唯有日本室生寺五重塔塔刹的宝瓶置于宝盖之下,甚为罕见。
明朝以后的塔,很多直接将宝珠或宝瓶置于素平基座之上。
10、龙车
相轮与最上端宝珠或宝瓶之间的圆球状的物品,龙车是从日本语翻译过来的。
登封的嵩岳寺塔塔刹内发现两座天宫,一座在宝珠中部,一座在相轮中部,由此怀疑天宫为龙车的雏形。龙车现在只存在于日本塔的塔刹之中,由于日本塔往往保留了中国较早的建筑制度,所以非常有参考价值。详见法隆寺塔塔刹与药师寺东塔塔刹。
11,火焰
火焰置于塔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