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玻璃体(vitreous body) 为无色透明的胶质体,主要成分为水,正常时呈凝胶状态,充满玻璃体腔内。随年龄增长→玻璃体内的胶原纤维支架结构塌陷→可发生玻璃体、凝缩液化→飞蚊症 特点:无血管、代谢慢、不能再生、有可塑性 功能:折光、维持眼内压、支撑视网膜 第二节 视 路 定义: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皮质枕叶视觉中枢的传导通路 包括: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光感受器→双级细胞→神经节细胞→视乳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视神经:从视盘至视交叉前脚 全长约40~50mm,按部位划分为: 眼内段 眶内段 管内段 颅内段 视交叉:两侧视神经交汇处 视束:视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 外侧膝状体:70%的视神经纤维在此与其节细胞形成突触,换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后进入视放射 视放射:起连接作用 视路示意图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 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眼球的作用 第三节 眼的附属器 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下眼睑,其游离缘称为睑缘,睑缘有前唇和后唇, 前唇顿圆,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毛囊周围有皮脂腺(Zeis腺)及变态汗腺(Moll腺)开口于毛囊;后唇呈直角,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两唇之间有一灰色的线乃皮肤与黏膜的交界处。灰线与后唇之间有一排细孔,为睑板腺开口。 一、眼睑 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为睑裂,其内外连接处称为内眦和外眦,上下睑缘近内眦处各有一个乳头状突起,其中央有一个小孔,称为泪点,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为泪阜。 眼睑组织从外到内分层 ⑴皮肤层:人体最薄皮肤之一,易形成褶皱, 利于眼睑开闭。 ⑵皮下组织层:比较疏松,局部炎症、肾病等易出现水肿,外伤时易发生淤血。 ⑶肌层:包括①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 ②上睑提肌:由动眼神经支配,司眼睑上提,开闭睑裂; ③Muller肌:交感神经支配,司睑裂增大。 ⑷睑板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眼睑支架,其内有若干与睑缘呈垂直方向排列的睑板腺(Meibomian腺),全身最大的皮脂腺,开口于睑缘,分泌类脂质,有润滑眼球表面、参与泪膜构成(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⑸结膜层:紧贴睑板后面的透明黏膜。 眼睑的作用:保护眼球、瞬目(湿润眼球)。 外眦 内眦 二、结膜 结膜(conjunctiva)是一菲薄而透明的黏膜组织。表面光滑,覆盖于眼睑内面(睑结膜)和部分眼球表面(球结膜)以及睑结膜到球结膜的折返部分(穹窿结膜)。结膜内分布副泪腺和杯状细胞,分泌泪液和黏液,具有湿润眼球的作用。 三、泪器 泪器(1acrimal apparatus)由泪腺和泪道两部分组成。 (一)泪腺 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能分泌泪液,具有杀菌、清洁、营养和润滑眼球表面的作用。 (二)泪道 泪液排出通道,包括 1.泪小点:泪液引流起始点 2.泪小管:连接泪小管和泪囊的小管 3.泪囊:位于内眦深处的泪囊窝内,上方为盲端,下方与鼻泪管相连,长约12mm 4.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内,向下开口于下鼻道,长约18mm。 泪液排入结膜囊内→眼睑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表面→虹吸作用通过泪点、泪小管→进入泪囊、鼻泪管、鼻腔→经黏膜吸收。若泪道阻塞,可引起泪溢;若泪液分泌不足,可引起角结膜干燥即干眼症。 泪器示意图 泪腺 泪囊 泪小点 鼻泪管 四、眼外肌 眼外肌(extraoculer muscles)是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每眼有6条眼外肌,以部位与形态命名,即4条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2条斜肌:上斜肌、下斜肌。 动眼神经:支配上、下、内直肌以及下斜肌 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所有眼外肌相互配合与协调,保证两眼协调运动,眼外肌病变可导致斜视。 眼外肌示意图 滑车 上斜肌腱 内直肌腱 提上睑肌 上直肌腱 外直肌腱 下直肌腱 滑车 上斜肌腱 下斜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内直肌 总腱环 下直肌 五、眼眶 眼眶(orbit)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颅骨共同构成。成人眶深4~5cm,有上下内外四壁,外侧壁邵偏后,利于外侧视野开阔,外伤机会增加,其他三壁骨质较薄,且与鼻窦毗邻,故鼻窦的炎症和肿瘤常累及眶内。眶尖有视神经孔,内有视神经和眼动脉通过,眶上裂和眶下裂内有眼的神经和静脉通过。 眼眶内组织间有脂肪,对眼球起软垫样保护作用。在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眶尖前约1cm处,有一睫状神经节,内眼手术行球后麻醉,即阻断该神经节。 1. 角膜组织结构中,具有再生功能的是() A.上皮细胞层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