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五章 题点训练三准确判断、多角度切入,做好赏析题
题点训练三 准确判断、多角度切入,做好赏析题
[目标解说]
赏析题是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题型,以考查考生的艺术技巧鉴赏为主要目的。考生在一轮复习中对表达技巧知识体系有所构建,在二轮复习中应抓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这几个重点,赏句赏段赏全篇,掌握好赏析题准确判断、多角度切入的答题要领。
【真题回做】
(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牛铃叮当
李清明
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节选)
赏析段中画线句。
答案 (1)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
(2)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①这些语句是对水牛的描写,首先要明确采用的是哪种描写手法,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水牛怎样的品性特点。②对“我们”的描写,首先要明确描写手法,然后要看写出了“我们”怎样的特点以及与水牛有怎样的关系。
【错题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感谢六盘山。
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节选自张承志《雪中六盘山》开头两段)
第二段画线句子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答案 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按由下到上的顺序,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
【核心知识回放】
表达技巧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修辞方法,《考试说明》规定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九种。
②表现手法,包括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等。
③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记叙有人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等知识。描写是重点,它同古诗的描写知识没有多大区别。
④语言特色,包括语言风格、词语选用、句式特点和修辞方法等。
定向训练一 赏析句子
(一)定向赏析
(2012·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柴 禾
刘亮程
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节选)
1.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与表达效果。要结合全文内容和主旨来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那是个暮春时节,黄河入海口的风却依然料峭,四下里弥漫着一份几近于永恒的静谧。我向那一片片一个个圆土包似的树丛奔去,当地人告诉我,那也是柳树。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高频考点三 披文入意 览象外主旨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高频考点四 嫁于春风巧用媒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针对练(二)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第一册 第五、六单元 考点对应训练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常见考点四 得鱼莫忘筌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提升练(二)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第一册 第五、六单元 考点知识巩固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高频考点一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科学类文章阅读课件 人教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习 第二册 第五、六单元 考点对应训练课件 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