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必修]附解析.docVIP

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必修]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必修]附解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历史试题(必修)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其中第l题~第30题为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第31题~第35题为判断题,5题,共l0分);非选择题部分(第36题一第38题,3题,共30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 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荀子》 B.《墨经》 C.《老子》 D.《论语》 2.据史书记载,孔子看到季氏士大夫跳“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曾愤慨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看来,季氏士大夫所作所为 A.有伤风化 B.生活奢侈 C.违背礼制 D.沉湎女色 3.《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 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 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 6.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7.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字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q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中最辉煌的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末 B.惰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使用指南针 8.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相同风格是 A.胸怀收回中原的豪情壮志 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表达了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 9.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10.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请奇书”;“欲制夷 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11.康有为在研究儒学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严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12.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今日”指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3.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