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2017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docVIP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2017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2017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即将迈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________以防危险。 ②一本好书总是能让人_______,沉浸在其营造的精神世界中。 ③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 _______。 A. 未雨绸缪 废寝忘食 添砖加瓦 B. 曲突徙薪 宵衣旰食 添枝加叶 C. 未雨绸缪 宵衣旰食 添枝加叶 D. 曲突徙薪 废寝忘食 添砖加瓦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那么一天你来到了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没有高楼林立的触动, ,和大多数滇西北群山之间的村落一样 ,这里的人和自然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生生息息。 ①没有生活在城市里的鸟儿的绝望和目光的黯淡 ②这里只有皮肤黑黝黝,笑容却自然得像没有瑕疵的天空,云是滴答的,心情是愉悦的 ③这里只有连绵不断的山峰,湛蓝的天,成片成片、绿得当你看上去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④没有人潮涌动,这涌动像极了钱塘江涨潮的场面 ⑤她只是依偎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村落 A. ④①②③⑤ B. ①④⑤③② C. ①②④⑤③ D. ④②⑤①③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呼吸着春的气息,感受着万事万物的勃勃生机,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总要怀着这样的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葱少年一定要有这刻苦学习书本知识的精神,否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酒不成席,有朋有客,摆酒洗尘;闲时相聚,把酒言欢;喜事登门,举杯相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万岁山前珠翠绕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5.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余光中《青青边愁》意旨的一项是(3分)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余光中《青青边愁》) A.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D.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啧啧”,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泉,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①,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