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羊獬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源远流长羊獬村

史说古屯羊獬村 王全锁 羊獬村古为周府村。其原址北靠金山岭,南临曲亭涧,西滨汾河,东傍现今同蒲铁路,域界北与甘亭村为邻,南同天井村接址,东以甘亭,北羊村为界,西隔汾河与尧都区的台村、屯里相望,南去尧都临汾市,北距辖治区洪洞县城均约30华里。村北5华里处,村南1里许各有一古老的烽火台,(1956年,平整土地时铲平)古驿道俗称官道由北向南穿村而过。椐新出土的乾隆四年皇英双凤殿碑刻记载,远古时期,炎黄子孙就在此繁衍生息,形成部落村庄。 相传唐尧时,有一神羊产奇兽獬豸于村北金山岭沙砾堆中。帝尧闻讯,随臣携眷来此巡狩观瞻。獬豸者,独角羊是也。然性猛耿忠,见斗则触不直,闻论则咋不正。(古代法官戴獬豸冠乃取其能辨曲直之意)故而尧曰:“獬豸降临,斯地瑞祥。”于是举家迁此为籍,易周府为羊獬,相延五千余年。洪洞县志载:清朝乾隆年间,举人王楷苏以“羊獬”为题赋诗曰:“驿路东边树欲斜,荒村何处问驱邪,春风吹草年年绿,绿满神羊卧后沙。” 羊獬村土地广阔,水源充足。在农业经济时期,这里是名冠一方的富庶之乡,四方之民相继迁此聚居。山东、河南、河北等外省难民也陆续在此地落脚。先短工后长工再做佃户,然后辟地置房产,生儿育女以羊獬村为故乡。据1964年四清运动普查统计,羊獬村民来自七省四十八县。来自五湖四海的村民以当地风俗为俗,以娥皇女英二位姑姑为楷模,受唐陶文化的古风熏陶而能和谐相处。这一古老的村落到民国年间已有500余户居民,基本按姓氏分居于村内三街六巷两堡子。(三街为前街,后街,西街。六巷为桥上巷,薛家巷,王家巷,翟家巷,闫家巷,当铺巷。两堡子为村南桥上堡子,村北山东堡子。)各街各巷都建有门楼,以及家族敬奉的神祗庙观,影灯台子。村内西北隅有元朝至正十四年(1334年)里人建的尧王庙和蛾皇、女英庙,俗称姑姑庙(洪洞县志)。乾隆四年(1739)年又进行了修缮,(“皇英双凤殿”碑刻)。沿驿路官道设有官方的驿站马号,以及村民开办的车马店,饭铺,当铺,百货铺、药店等店铺商号。名医邵三庆方圆人称召先生,医道高明,胆大心细,对于伤寒瘟症很有研究,真是药到病除,至今人们还记得邵大夫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事例。羊獬村是平阳府址和洪洞县城之间的大村落。每逢三,六,九和庙会期间,临村的乡民,临汾,蒲县、安泽的商贩都到羊獬村赶集赶会看热闹。北门外东北隅,有元朝大德十年建的寂照寺(寺内房舍土改时分给村民居住,上世纪70年代方拆去)。清朝邑人王家璋以“宿羊獬寺”为题写有:“古獬记尧年,今过一叩禅,龛光延落丝,磬韵绕寒烟”的佳句流传至今。南门外有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两任知县以砖石建拱桥三眼,为南北冲衢,题曰“羊獬桥”,南涧水由东向西经其下而入汾(洪洞县志)。此桥至今完好,已属世之少见的明代桥梁。当时羊獬村为南北交通要道,官府驿马奔跑嘶鸣,商贾货贩车声辚辚,富饶繁华一方的羊獬村远近闻名。 羊獬村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波起浮,荣辱与共。1854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曾在此地驻扎,征兵征粮补充给养,然后折东经长治进军河北,当年有的村民被裹挟从戎再无音讯。1899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时在羊獬驿站小息,村民帮轿拉辇,在官道两旁跪拜迎送。1912年(民国二年)由土绅李恩义(南羊獬李仲秋的曾祖父),闫杰(北羊獬闫随记,闫云龙的曾祖父)创办公立国民学校。民国16年(1927年),由士绅苏宗亭倡导办起了武术学校,俗称拳房,组织青少年习武练拳健身。聘请范佐舟等武术明师授意教徒。当年,羊獬村的青少年习武成风,“闫银生的枪(长矛),王正伦的手,乔周富的绝招是双肘。”这是当年留传下来的习武佳话。1936年,红军东渡,有一部分驻扎在羊獬村,发动组织村民打土豪斗地主,扩红征兵。张银才,李保子等16名青年参加红军。张银才官至师长,后转业任兰州铁路局局长。 日寇侵华以后,建立维持村,进行殖民教育。当时翟生祥,乔春贵等青年不甘心忍受奴化教育离家出走,投笔从戎。后来翟生祥赴朝 抗美援朝荣立三等功。乔春贵官至营教导员,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于武汉。1944年1月,洪洞县游击队三连乘夜突袭羊獬日军铁路雇员宿舍(唐尧故园道院内),打死日军铁路雇员成田信夫等2人,俘伪军9人,自卫团3人。 1947年9月20日至21日,逃至临汾的洪洞保警队及地方特务,配合国民党军一个排共百余人到羊獬抢粮,被尚清福爆炸队击溃。在解放临汾城时,解放军一个团驻扎在羊獬村,村民出粮出差,做军鞋,献门板,当向导,组织民夫担架队支援前线。有许多青年参军参战,妻送郎,父送子的事屡见不鲜。在解放战争中羊獬村民流血流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十几位英烈名刻于洪洞大槐树烈士亭流芳百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立国民学校校长孟宪华,于1951年创办起洪洞县羊獬第二完全小学,苏志刚为学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