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docVIP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 晚明拟话本小说繁荣,“三言二拍”代表了其最高才平。“三言”共—百二十卷,“二拍”存七十八卷。其中,涉及到观音信仰的篇目数量众多,而且较为突出地体现了观音信仰中的观音救济形象,描写了不少观音怀大慈大悲之心,伸慈悲之手扶危济困、惩恶除魔的行为。我们可以举例如下: 《喻世明言》[1]卷二十三《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中,刘素香和张舜美夫妻走散。刘素香被尼姑庵收留后,“旦夕参礼神佛,拜告白衣大士,并持大士经文,哀求再会。”某夜,刘素香“忽梦白衣大士报云:‘尔夫明日来也。”第二日,夫妇二人果真得以破镜重圆。 《喻世明言》卷二十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中,法空长老在度化妓女柳翠时,以观音化身为妓女度世上淫欲之辈归于正道的故事对其进行点化。 《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阳宫铁树镇妖》中“孽龙精被真君斩其族类,心甚怒。”便残害生民,为灾降祸,与真君及其弟子争斗不休。观世音此事,曾助战降妖。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酒下酒赵尼姐迷花 机中机贾菩萨闻得秀才报怨》中,贾秀才之妻巫氏被赵尼姑迷倒,遭到卜良玷污。观音菩萨于贾秀才梦中显灵,暗示他设计报仇,最终恶人得惩。书中写道:“此是贾秀才识见高强,也是观世音见他虔诚,显此灵通,指破机关。既得报了仇恨,亦且全了声名。”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盐官邑老魔魅色 会骸山大士诛邪》中,入话介绍了观二拍”中观音救济现象的成因,希望能为古典白话小说研究、佛教文化研究添砖加瓦。首先观音菩萨这一形象的原型来源于印度佛教,佛教对于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是产生这种创作现象的重要前提。音化身妇人,指引巡江捕盗指挥,前往缉拿杀害徽商的寺僧的故事。正文中,仇氏夫妻刻一慈善大士像,拜求得女,取名夜珠。后有老妖摄去京珠,观音显灵将妖魔诛灭。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顾阿秀喜舍檀那物 崔俊臣巧会芙蓉屏》中,崔俊臣携妻子王氏在赴任途中遭遇强盗,夫妻失散。王氏流落到尼姑庵,每日礼拜白衣大土;最终夫妇团聚,王氏立心自此长斋念观音不辍。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阴华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中,在入话里,观音帮助虔诚书生考试得中。 由此可见,在“三言二拍”中,多次出现的观音形象具有帮人团圆、降妖除魔、助人科举、度化世人等典型的救济功能。这种观音救济思想被积极地融入“三言二拍”的创作中,并非偶然。在此我们可以论析一下“三言二拍”中观音救济现象的成因,希望能为古典白话小说研究、佛教文化研究添砖加瓦。 首先,观音菩萨这一形象的原型来源于印度佛教,佛教对于我国古代社会神话的巨大影响力是产生这种创作现象的重要前提。 佛教汉末传入中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陈寅恪先生曾指出;“观近年发现之敦煌卷子中,如《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演义》诸书,益知宋代说经,与近世弹词章回体小说等,多出于一源,而佛教经典之体裁与后来小说文学,盖有直接关系。"[2]佛教借助文学艺术手段来传播教义,其中的俗讲“变文”等体式可谓是白话小说开端,逐渐过渡为话本文学,话本文学又促成了白话小说的产生。 除了促进白话小说这一体裁的产生之外,佛教还影响到了白话小说的题材内容一方面“释氏辅教之书”以宜教为目的,自觉地在文学形式中表达佛教主题;另一方面,佛教信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于是反映社会生活、迎合大众文化需求的话本、拟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自然涉及到很多佛教内容。同时,佛教故事中,各种意象与情节丰富奇幻,成民间通俗文学重要的素材来源。正如海伦·加纳德所指出的那样:“艺术和学术从宗教中吸取新鲜灵感,发现新的方向,而宗教则采纳并利用世俗文明成就。”[3]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言:“佛法付之国王大臣。”[4] 明代,专制权威管制着佛教,导致佛教因循守旧,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与社会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民间愈发兴盛。由俗讲演变而来、包含大量佛教故事的宝卷艺术,以及以佛教为题材的戏曲表演,都十分流行。佛教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晚明民间的通俗文学——拟话本小说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丰富的佛教思想,涉及到观音信仰及观音救济形象。 其次“三言二拍”编写者的思想态度是观音信仰在“三言二拍”中得到认可、观音救济形象频繁出现的要素之一。 冯梦龙是一位杰出的俗文学大家,致力于搜集整理各类民间文学,积极从事拟话本小说创作。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指出:“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而宋元旧种,亦被搜括殆尽”冯梦龙从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宋元话本中汲取了许多创作素材,凌濛初也积极倡导和实践通俗文学的创作,从民间通俗文学中获得大量的创作养分。因此“三言二拍”中,许多篇目论及佛教文化与观音救济。 劝善教化是二人进行通俗文学创作的宗旨之一。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序》中,如此解释“三言”这三部小说名称的来历:“明者,取其可以道愚也。通者,取其可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