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建设技术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乡镇建设技术报告

生态乡镇建设技术报告 天长市杨村镇位于市区北郊,是华东医药名镇,全国闻名的拉丝模之乡,省政府认定的医药产业集群镇,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境域内有6处垂钓中心、5家上档次的渔业饭庄,2008年以来多次接待了海内外客商。荷花荡、北荡湖芡实园、菱角区、肖家尖生态林场、高邮湖围网养殖区、耿家尖汉代墓群、东海舰队靶场、代王庙、弥陀寺等已成为观光景点。 根据杨村镇制定的《杨村镇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及省环保厅验收生态乡镇的考核标准,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对我镇的环境指标进行了考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杨村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 杨村镇位于天长市北部10km处,地处东经119°17’45”,北纬33°40’15”。东临高邮湖,南接天长市区,西交大通,北邻铜城,205省道横穿境内而过,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是皖东闻名的“鱼米之乡”。 (二)地形地貌 杨村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半岗半圩,东西多有褶皱形起伏,相对高差在15米以内,镇区大部分为沉积台地,海拔高度为10——15m之间,镇区地势较平坦,适宜发展城镇建设用地。 (三)、气候 杨村镇属于亚热带及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光照充足。春季时有低温和连续阴雨,夏季梅雨量集中易洪涝,伏秋降雨量偏少易干旱,冬季时有强寒流。一年中四季分明,夏季稍长,年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5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四)水系 镇域内主要有杨村河、沂湖、沂龙河、小关河、北荡湖、铜龙河等,均属高邮湖—长江水系。水域覆盖面积较广,水资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农田区内桥、涵、路、渠、闸设施完备。 二、社会经济发展 1、根据镇农经站台帐统计,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为8350元,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7558元,高10.5%。 2、公共设施较为完善:近年来,杨村镇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功能日趋完善。全镇硬化路面75余公里,其中集镇区硬化路面16公里,现有路灯400多盏,新栽行道树1200多棵,集镇绿化率达45%,力争“十二五”末达55%;下水道体系建设完善,集镇内下水道总长达15千米;集镇内建有综合文化站、中心卫生院、中小学、幼儿园、体育场等公共设施,电脑逐步普及,宽带网覆盖率逐年上升。 3、农村饮用水:①集镇用水现源于地下水,日供水2800吨,各项指标经卫生部门检测,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②农村饮用水,源自乔田水库、陈洼水库、高邮湖,镇域内的地下水,水源丰富,无污染,经过抽样检测,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合格率为95%。 4、城镇公共厕所的卫生与管理:集镇居民聚集区内共有公共厕所四座,设有专门卫生管理人员六人,负责厕所内的卫生打扫、水冲,以保证无污染和基本无异味,并制定有相关的奖惩责任和定期考评,已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 三、城镇建成区环境 5、地表水环境质量:近年来我镇农民普遍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农用化肥的施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境内无大型污染企业,地表水杨村河、沂湖和高邮湖均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经检测具体标准值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今年新建垃圾转运站一座,在集镇居民聚集区,明确了环卫人员的卫生区域,落实了责任制度和奖惩考评制度,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集中堆放、定时清理、定点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75%以上。 7、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集镇居民居住区的生活污水,经下水道网络,排入镇区南圩污水处理池,经过滤后排入农田灌溉渠,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 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杨村镇区居民8856人,享有公共绿地面积68200多平方米,人均7.7平方米。 9、清洁能源普及:集镇区居民共2236户,使用太阳能、液化气和沼气的有1588户,占居民总数的71%。 10、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杨村镇现有重点规模企业26家,均通过环保检测,达标排放,排放达标率为100%。 11、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执行情况:本着“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原则,杨村镇的拟建和在建项目,均申请进行“环评”,“三同时”执行情况良好,执行率100%。 12、乡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杨村镇现有乡镇卫生院三所,村级卫生室14个,其医疗废弃物均能分类收集,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分类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废弃物,均作焚毁处理。处置率达85%以上。 四、乡镇辖区环境质量 1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我镇共有养殖家禽千只以上的20户,养羊200只的一户,养猪场4个,均实行棚养或圈养。其粪便用于养鱼或堆腐用作农家肥,养猪场还建立了污水净化设施。其综合利用率达85%。 14、规模化畜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