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K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K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目录
K1我们的中华文化 1
K2我们的民族精神 1
K1我们的中华文化
【政治解析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201409)word版】15.“台湾特色庙会”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同时举行,并安排了台湾特色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这一安排
①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③说明了两岸交流以文化交流为主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知识点】 I1 K1 本题考查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中华文化的特征。
【答案】 A 解析:材料未体现①观点;两岸交流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两岸交流以经济交流为主,③错误;台湾特色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并用排除法与排异法。
【政治解析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21. 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
D.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知识点】 I2 K1 K2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答案】A:“四书”“五经”的文化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并发挥着作用,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题肢A正确;题肢B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题肢C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别,只有优秀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才能起健康引领作用;题肢D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政治解析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word版】16.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 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知识点】K1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知识
【答案】D 解析:此题用排除法最好,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不可能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就跟我们对待外来文化是一样的,也是有所选择的;故选D
【思路点拔】此题直接用排除法
【政治解析卷·2015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201410)】K1 O4 L2 L3 39.(26分)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10分)
(2)分析材料二,让“文物、遗产、文字”活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哪些观点?(10分)
(3)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
-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数学10月摸底调研试题 文 新人教A版.doc
-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数学10月摸底调研数学试题 理 新人教A版.doc
-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 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I单元 文化与生活.doc
- 全国名校高三生物12月月考42.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B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N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L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O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D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P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二期)E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doc
- 全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10月第一期)A单元 生活与消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