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化痰019止咳平喘药重点.pptx

  1.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讲究的是药性 《汉书·艺文志》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因气感之宜”是讲药物的性能受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感应,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辨五苦六辛”是辨药物的阴阳五行属性。 这是从中华文化天、地、人、物大一统的观念建立的理论。 现在的中药药理学与西药一样只讲有效成分,只讲物质的结构功能,不再重视药物的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归经等性能,中药成了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天然药物。 ——《还中医药理论本来面目》顾植山 2011年2月16日第004版 第十八章 化痰药 第十九章 止咳平喘药 一、含 义 1.化痰药——凡以祛痰或消痰,治疗       “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化 豁 祛 除痰。对化痰力较强者又称 涤 痰 消 滚 4 痰是水液代谢与津液运行障碍的病理产物,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经络、肌肤之间。 脾 虚 邪热内壅 寒邪化热 成痰 肾虚水液上泛 病理产物(咯吐之痰,外痰) 痰证 致病因素(无形之痰,内痰) 5 痰之为病,范围甚广。 “痰为百病之母” “百病皆因痰作祟” “痰生百病形各色” 6 阻于肺: 咳喘胸闷; 蒙蔽心窍:昏迷,癫痫; 当痰 蒙清阳: 眩晕;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阻经络: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痰热互结:瘰疬,瘿瘤,痰核; 寒痰凝聚:阴疽流注 。 7 ? 痰、饮、涎之鉴别: 痰—“稠浊者为痰”。 饮—“清稀者为饮”。 涎—唾沫、口水。 “垂涎三尺” 2.止咳平喘药——以减轻或制止咳嗽和        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8 咳、喘、痰在病机上关系密切 每多挟 咳喘 痰 每多致 9 二、药性 1.性味:味多苦,性温或寒凉。 2.归经:主入肺经。 10 三、分类及功用 1.温化寒痰药 温化寒痰 治寒痰证 (辛苦温) 燥湿化痰 湿痰证 2.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 治热痰证 (甘苦寒) 润燥化痰 燥痰证 3.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 治咳嗽 喘息 11 四、配 伍(寒热虚实+兼证) 1.本类药多与行气药配伍应用; 2.外感咳嗽,当配解表药; 虚劳咳嗽,配补虚药; 热痰燥痰,宜清宜润; 寒痰湿痰,宜温宜燥。 12 五、使用注意 1.因证用药。辨痰咳喘的性质,而后施治; 2.证候禁忌。 (1)咳血者,或阴虚燥咳者,不宜用强烈而 有刺激性药物(如白附子),以免动血; (2)麻疹初期咳嗽,宜清宣肺气,忌用温燥 或收敛性止咳药; 3.注意有毒药物的炮制、用法用量。 13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4 ? 一、性味:性均温,味多辛苦 ? 二、归经:肺、脾、肝经 三、功用: 1.温化寒痰(温肺祛痰)—治寒痰证 2.燥湿化痰—治湿痰证(多数药) 3.祛风化痰—治风痰证(部分药) 毒性:生半夏、生南星、白附子、皂荚 半 夏 banxia 《神农本草经》 天南星tiannanxing 《神农本草经》 16 半夏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夏的干燥块茎。 药 材 半 夏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天 南 星 药材天南星 半夏 天南星 共性 性味:辛,温, 有毒 功用: 1.燥湿化痰 治湿痰、寒痰证。 2.散结消肿 治痈肿,痰核。 21 半夏:燥湿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消肿止痛 1.温燥性、毒性小于天南星,力缓。 善走脾胃而燥脾湿,长于治湿痰证。 2.?降逆止呕: 用于多种呕吐,为常用止呕 药。胃寒呕吐,胃热呕吐, 胃虚呕吐, 妊娠呕吐?。 3.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