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形主义”画风在清代的发展.doc
“变形主义”画风在清代的发展
摘 要:“变形主义”的画风产生于晚明,其影响的时间跨度涵盖了整个清代,代表性的画家以晚明初清的陈洪绶为始,以清末“海上三任”为终,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形主义”画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调:“变形主义”;清代;遗民;阶段性;发展
一般而言,与既有的制度、思想、习俗相抵触的抵牾的,这些“别样”的常被视为“异端”,又称“怪异”,正如《论语》所述:“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而“怪异”正是明清“变形主义”画风的最显著的特征。
明中叶以来,早期启蒙思想出现萌芽,“心学”盛行,在其影响下尚“奇”之心成为社会必然的风尚,在这股风尚的影响和作用之下,美学启蒙中显现出一个重要特征――“怪异”,其本质是对封建礼教,理学的反判,宣扬人性。“变形主义”画风产生于晚明时期,在师法高古的同时,追求人物造型的奇古怪伟,在清代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代表画家为明末清初的陈洪绶,清中期的扬州八怪中的金农、罗聘,及清后期“海上画派”中的“海上三任”。本文尝试以时间为主线,主要探讨“变形主义”在清代初期、中期、晚期的代表画家,发展演变及其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1 清初期――高古奇伟
陈洪绶字章候,号老莲,善画人物,取法李公麟,晚年作品造型高古奇异,引陈传席观点:陈洪绶一生狂放,但以明清易代为界,前期的狂放与晚年狂放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是完全不同的,明亡之前是一种不满于现实的狂放,这也是其追求仕进未果有一定的关系;明亡之后则是一种亡国遗黎即悲恨且自惭的狂放,显然这两种狂放的痛苦程度是不同的。[1]这种不同在其前后的作品中有着直观的体现,老莲中年时期的人物造型方劲雄健,用笔转折度强,到了晚年,造型比例较前期更为夸张,以圆胖、头大身短为主,用笔由方转圆,线条多为高古游丝描。
根据绘画题材的不同,笔者将陈老莲1644年之后的人物画作品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种是借古喻今的高士图,代表作品是《笼鹅图》《李白宴桃李园图》《归去来图》;第二类是文人聚会雅集图,如《问道图》《三处士图》;第三类是纵酒解愁、赏梅品研读书的避世人物形象,如《蕉林酌酒图》《授徒图》《醉吟图》《吟梅图》《高贤读书图》,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蕉林酌酒图》中人物造型头大身小,在芭蕉林下的石桌面前把盏自饮,神情苦闷;第四类是行乐图意味的肖像画,代表作品有《南生鲁四乐图》《何天章行乐图》等。
陈洪绶晚年作品中很难见到早年的刚性和强硬,作为清初遗民,其晚年惨淡的境遇不同于早年怀才不遇的心境,相比于早年的不满,更多是对于现实的心灰意冷。人物造型更加高古清奇,由早期的略为清癯转变为头大身短、圆胖为主。线条也由方折强劲变为圆细的高古游丝描,这样的对比可在相同题材的作品《蕉林酌酒图》和《阮修沽酒图》的对比中看到。
2 清中期――鬼怪文化
清代的变形人物画与明代一脉相承,从清中期的“扬州八怪”的人物画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变形特点。“扬州八怪”大多经历坎坷,寄情书画,鬻艺为生。
华?怯肼奁甘茄镏莼?家里受陈洪绶影响最大的两位画家,他们在汲取陈老莲的变形造型元素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人物画都鲜明地呈现出各自特色,他们的人物画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种为肖像画,如华?堑摹蹲曰?像》(1727)轴,背景为粗简山水,肖像以白描淡彩绘制,人物主体突出,借荒僻山谷、流泉的静谧环境反映主人公的出世心绪和气质,诸如此类的肖像画多表现历史上的先贤名仕,雅集群像,在题材上深受陈洪绶的影响。《西园雅集图》是陈洪绶与华?呛献骰嬷频摹B奁傅男は窕?中的人物形象也以“变形”为主,如《冬心先生像》轴(无年款),画家将自己塑造成“疏须高额”的怪异外貌特征,结合古拙质朴的线条,传达出画家“癖古嗜奇”的气质。罗聘中年后大量学习陈洪绶作品,人物造型奇古,笔法工细。
华?呛吐奁噶秸叩淖髌酚懈龉餐?之处值得注意,即神怪题材作品的大量出现。清代初中期文坛涌现了大批的描述鬼怪的文学作品,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等,“在清代文网密织,士人思想受限于科举之途,研究限于朴学考据,义理无法阐发,玄托与鬼怪,谈鬼乱之风气大盛,在扬州画家所居的江南之地尤其如此;生活在民间的画家们与文学家们对这样的疾苦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凶恶怪异的鬼神形象所影射的就是畸形扭曲的社会现实,变形主义的作画风格在时代背景不同的晚明时代与清代前期都找到了行世的时代土壤。”[2]如罗聘最重要的作品《鬼趣图》卷,据道光年间的学者吴修记载:先以纸素晕湿,后乃行墨设色,随笔所至,辄成幽怪之相,自饶别趣。《鬼趣图》卷的重要性不单纯因为技法的精湛,更多的是其具有的现实意义,画家笔下的鬼虽表面看来是“鬼”,但实则借鬼神形象来嘲讽世俗现实中的社会不平和官场黑暗。
3 清晚期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