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娄东园林艺术特征(共3654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娄东园林艺术特征(共3654字)

清代娄东园林艺术特征(共3654字) 一、引言 娄东(今苏州太仓)地处苏州、松江两大府城之间,经济富庶,民丰物阜,享有“金太仓”之美誉。自宋元起,富足起来的娄东官绅豪族争以园亭相竞,娄城内外园林兴造之风蓬勃兴起。至清,多为“郊野宅园”的娄东私家园林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性,但是学术界对此所作研究相对较少,至今还存在着大量的学术空白待发掘。本文即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探寻清代娄东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征,冀望对此地域私家园林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二、布局选址 根据娄东历代文献记录的整理与分析,娄东园林在清初时期承继了明代娄东园林选址的“地僻幽胜”准则。娄东邑人王时敏在顺治二年(1645)修建的西田,在太仓城西门外十二里许,所在之地是前明万历朝给祖父王锡爵的赐禄。这里远离尘嚣,俨然一片世外桃源。西田之中,泉石林壑,四时佳兴,仿佛天然具足。“出太仓西门,郊牧之间,隗隈表里,沙丘逦迤,畴平如陆,岸坟如防,瓜田错互,豆篱映望,挂门,苓箸缘路,水南云北,迥异人间,游尘市嚣,不屏而绝,西田之风土也。”(钱谦益《西田记》)幽趣环境正适合清初时期国变不仕的遗民们为躲避外界的纷扰而去修建内心清净的隐居之所。但是在清代后期,由于经济繁荣及人口的增多,娄东致仕的官僚为达到“市隐”目的,所选园址往往在闹市中取静。陆枕宅第后面的思乐园,“其地阳而郊阴,右负尘,左瞰甾,竹木森秀,亭榭楼馆错立,而各称其所。”再有岳王市北的怡旷园,就在集市的后面。还有太仓城内在娄东王相国园亭之东的忆园;城西北隅的逸园;城厢镇皋桥南的汪园;城厢镇南街的百花庄(孔园)。由此可见,清初娄东造园的主人多有故国情怀,需要僻静乡野来寄思故国之情,国变不仕的遗民身份处处需要保持素节而出流俗。但是在清代后期,娄东致仕的官僚们已经没有明清易代、国祚变迁、追念国恩、感怀今昔的寄思之情了。相反,为了满足园居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市隐”需要,此时的造园倾向于“闹市中取静”的选址原则。 三、建筑营造 清初娄东园林承继了明代江南造园的艺术特征,园内建筑与空间疏朗、简约,景观质朴,极具天然野趣。亭、台、轩等建筑多在强调因景或观赏的位置,只不过其布局稀疏且呈散落状态。如王时敏西田“覆茅盖屋,大有幽趣”的怡悦适意和意境期待,成为他寄托故国之思的心灵之所“。西田中绿画阁、垂丝千尺等处俱落成。复构西庐,缚茅盖屋,篱花径草,大有幽趣。”(王宝仁《奉常公年谱》)国变之后娄东赋税日益加重,所以西田别业以自然景象为主“,树取其不凋者,松柏桧栝,杂植成林”(吴伟业《张南垣传》),仅仅修筑了“农庆堂,稻香庵,霞外阁”等少数建筑,建筑格调是“窗棂几榻,不事雕饰,雅合自然”。然而,娄东园林的建筑营造在清后期发生了巨大变化。至乾隆、嘉庆时,娄东园林的空间变化,景观富有层次,建筑、山石日渐增多,但仍不失清秀之色。咸丰年间,孔庆桂所建孔园,园内有临池而建的建筑:百花庄、东瀛草堂、亭榭、石舫等。东瀛草堂的后轩上的纱八扇,雕镂着全部《西厢记》,线条流畅,人物生动,装饰意味很强。不仅园内的建筑装饰非常讲究,而且对地面铺装十分在意。园内花丛中的小路均为鹅卵石与碎瓷拼成“鹿鹤同春”“瓶生三戟”等吉祥祝福的各种花纹。娄东园林在清代后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具体体现在建筑的数量与类型的增多。以陆桐庵的忆园为例,园中为台者一,曰瞻云;为斋者一,曰小眠;为楼者二,曰来燕,曰拜石;为亭者三,曰旷如,曰半山,曰一峰。为馆为山房为庐为舫者各一,曰芙蓉馆、玲珑山房、北庐、探春舫。植松者曰听松轩,植竹者曰有轩、竹林居。植梧桐、槐及酿花者曰“双语草堂“”槐阴书舍“”酿花别墅”。陆枕的思乐园在岳王市,内有“爽籁堂、借鉴亭、飞云阁”等亭台楼阁错立在竹木森秀中。王丞烈修筑的怡旷园在岳王市北,内有“雨花亭、竹所苑、静观精舍、坎峰”等诸多建筑。道光年间皖籍盐商蒋省斋所创逸园,遭受庚申兵火之后,由其孙蒋亦榭在光绪初年重建。园内面积不大,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应有尽有,水阁、廊、屋、屏门,精美绝伦,建筑门窗雕刻花墙门窗图案,无一雷同。 四、叠山理水 明末清初,王时敏延请造园大家张南垣在王锡爵旧东园基础上拓建为乐郊园。为使改造后的新园更自然化,张南垣一改王锡爵东园过去重视堆叠石山与立峰相结合“小中见大”的假山营造方式,在园内采用土石相间的做法堆出平缓的山陵冈阜“,尽变前人成法,穿深覆冈,因形布置,土石相间,颇得真趣”[2],通过截取自然山川的一个局部,使假山如自然峰峦在园内的延续,即便于登眺倘佯,又适宜栽花种木。但是娄东园林内的叠山在清代后期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引发造园土地规模的缩小,前期通过山石模仿山川自然一角的方式营造园林意境转变成小中见大的置石艺术处理。如娄东藏秋坞内叠石玲珑,梧桐高耸。百花庄内水池旁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