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靠什么在里约奥运会赶超中国?.doc
英国靠什么在里约奥运会赶超中国?
英国在本次奥运会上的成功,绝不是一次劣等生的超常发挥,其背后是全民参与体育打下的扎实基础,外加近十年国家层面对高水平职业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2016年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16天的比赛中,超过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一万多名运动员又一次展示出体育竞技的非凡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英国代表团在这次奥运会中收获了27金23银17铜,共计67枚奖牌,以一金的微弱优势超越中国代表团,历史性地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
一个面积尚不及中国一省之地、人口不足中国二十分之一的英国,何以在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奥运会上突然强势赶超中国? 被忽视的老牌实力派
对于关心体育的中国民众来说,说到体育强国,他们首先想到的最大对手往往是美国和俄罗斯。
二战后直到冷战结束的历届夏季奥运会上,美国和苏联两国轮流坐庄,从未让奖牌榜第一的宝座旁落他人。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独联体(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再次力压美国登上榜首。这之后,俄罗斯虽难复苏联往日辉煌,但每届奥运会上依旧会在金牌榜上占据二三名的位置。
然而,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欧洲的力量从未有所消减。冷战中的东德并非大国,但依靠苏联式举国体制,曾经长期排在美国和苏联之后,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此外,东欧各国的重竞技和力量项目,以及前南斯拉夫的各项集体球类运动,都实力超群。而西欧南欧各国,则往往是多点开花,在各个奥运项目上即便不能保证获得奖牌甚至冠军,但是前八名里,通常少不了欧洲运动员的身影。
英国的情况类似。二战后直至上世纪末,英国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长期保持了二三百人的规模,奖牌总数则一直在20枚左右。鉴于运动员的奥运参赛资格大都需要靠国际比赛的激烈竞争才能获得,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英国都绝不是一个奥运小国,其传统和底蕴是相当深厚的。
当然,那时的英国并没有和美、苏、东德乃至后来的中国在奖牌榜上一争高下的实力与野心,排名一直在10名左右徘徊。不过,国家有大小,人口有多寡,如果换用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以各国的“人均奖牌数”来衡量,英国的成绩虽不敌奉行不同制度的苏联和东德,但与美国或者西欧各大国并没有太显著的差别。
另一个常常为人忽略的事实是,英国是最早对竞技体育实行职业化和产业化的国家,而国际奥委会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依然强调奥运会的“业余”性质,职业运动员常不被获准参加奥运会。正因此,冠绝篮坛的NBA球星们在1992年才得以组成“梦之队”为国出征,而网球更是被踢出奥运长达半个多世纪,直到1988年才回归奥运家庭。
举例而言,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职业足球运动员无法参加奥运会,而英国的足球职业化进行得最早也最彻底,这就导致英国几十年里都只能派出纯凭兴趣踢球不拿薪水的业余球员、而非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中的球星角逐奥运比赛。其成绩可想而知,往往在欧洲区预选赛就会惨败于苏联或东欧球队,根本无缘奥运门票。
尽管出于种种原因,英国没能在20世纪成为一支奥运劲旅,但可以说,悠久的奥运传统和扎实的体育基础,让英国一直是体坛上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所谓英国人“陡然而富”“异军突起”之说,显然不符合事实。 “奉旨夺金”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是英国奥运代表团的滑铁卢,他们仅收获1金8银6铜,在“优先比较金牌”的奥运奖牌榜上一下掉到了史上最差的36位。看似满不在乎的英国人,完全无法接受自己国家的名字排在阿尔及利亚、朝鲜之后,更不能接受被“小邻居”爱尔兰超过一头。这次惨败瞬间引爆了媒体和公众的不满,抗议的邮件雪片般飞向政府和英国奥委会。
痛定思痛的英国体育界,于次年就将原来主管体育的“大不列颠体育委员会”(Spo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解散,改组成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英国体育局(UK Sport)。此次改组的关键在于,英国体育局将原“大不列颠体育委员会”所负责的大约110个体育项目大幅缩减到了约30项,废除了 “全民体育”(Sport for All)的标语,不再对大众体育负责,将这部分职能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而新部门则明确自己就是“奉旨夺金”,面向的就是竞技体育的“精英运动员”。
马无夜草不肥。也是同一年,英国国家彩票基金决定将每年全部销售净利润的20%定向投入体育事业。根据2014年公布的数据,不到20年里,单单国家彩票基金在体育领域的投入已高达64亿英镑(约合540亿元人民币),有超过1300名英国运动员从这笔巨额基金中获益。其中,从伦敦申奥成功直至伦敦奥运会召开的7年间,国家彩票基金更推出一种即开型的“奥运刮刮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