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论文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论文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 实验室枯草芽孢杆菌
1.1.2培养基
(1)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10g,蒸馏水1000ml,pH为7,(可溶性淀粉20g)琼脂20g。
(2)筛选用培养基:含有2%可溶性淀粉的LB培养基。
(3)种子培养基:豆饼粉4%,玉米粉3%,NaHPO0.8%,(NH)SO0.4%,NHCl0.15%,HO。
(4)发酵培养基:豆饼粉5.6%,玉米粉7.2%,NaHPO0.8%,(NH)SO0.4%,NHCl0.13%,CaCl0.13%,α—淀粉酶50g。
1.1.3试剂 1mol/LNaOH,1mol/LHCl,盛9ml无菌水的试管6根,盛90ml无菌水的三角烧瓶,乙醇(75%),蒸馏水。
1.2方法
1.2.1 培养基的制备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比依次准确地称取酵母膏、NaCl、蛋白胨放入烧杯中,并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注:酵母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酵母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
(2)溶化
可溶性淀粉溶液的配制方法:将所需克数的可溶性淀粉放入一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将糊状溶液均匀倒入少于培养基总体积的沸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热,待其溶化成透明状后继续在电炉上加热5分即制成可溶性淀粉溶液。
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已准备好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倒入烧杯中,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补水到所需的总体积。在制备用三角瓶盛固体培养基时,一般也可先将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中,然后按2%的量将琼脂直接分别加入各三角瓶中,不必加热溶化,而是灭菌和加热溶化同步进行,节省时间。
在琼脂溶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配制培养基时,不能用铜或铁锅加热溶化,以免离子进入培养基中,影响细菌生长。
(3)调pH
培养基配好以后,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1mol/L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到pH达7为止;反之,用1mol/LHCl进行调节。
对于有些要求pH较精细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
注意:pH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配制pH低的琼脂培养基时,若预先调好pH并在高压蒸汽下灭菌,则琼脂因水解不能凝固,因此应将培养基的成分和琼脂分开灭菌后再混合,或在中性pH条件下灭菌,再调整pH。
(4)分装
按照实验要求,可将配置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瓶中。
液体分装:分装的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分装三角瓶的量则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以不超过三角瓶的一半为宜。
固体分装:分装于试管中的应不超过试管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瓶的量以不超过一半为宜。
(5)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6)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外边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三角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注明。
(7)灭菌
将配置好且包扎完毕的固体、液体培养基及本实验涉及的试管、三角瓶等及400ml纯水于高压灭菌器中以0.14Mpa,121℃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8)斜面搁置
将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放置斜面,斜面在试管的1/2处为宜,待斜面凝固后,放置于冰箱中待用。
1.2.2菌种的筛选与保藏
(1)倒平板
将实验配制好的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却至55—60℃时,倒平板9皿。
(2)稀释
用接种环取菌种,放入盛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摇。用一支1ml无菌吸管吸取1ml菌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10、10、10、10不同稀释度的菌液。
(3)划线
将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10三种稀释度(共三组)然后用接种环分别沾取浓度为10、10、10稀释液并对号在相应平板上划线,室温下静止5—10min,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4)培养
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的培养箱中,培养2—3天,观察淀粉圈。对有淀粉圈的菌落,测量淀粉圈的直径D,菌落直径,计算的比值,可进行拍照,选择淀粉圈较大的菌落作为后续实验的菌种。
(5)接种
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标注上日期等信息。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作为一级种子。
(6)保藏
斜面置于37℃的培养箱中,培养2—3天,观察菌种长势好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工程学院2010届毕业设计工作日程安排表.doc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 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doc
- 机械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 机械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doc
-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实习报告 许书畅 0805060215.doc
-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doc
-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zjf.doc
-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doc
-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指导书(参考样书).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