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分析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分析
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分析
创森办 周 军
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是健全的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维护和提高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21世纪城市生态建设的趋势。城市森林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日渐成为城市建设和森林城市发展的趋势。柳州市在创建森林城市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山清水秀、植被茂密、历史人文底蕴丰厚、经济发达。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柳州市人民政府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09年12月正式向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申请,希望能够把柳州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柳州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造福柳州人民。本文从柳州市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森林现状等方面着手,粗浅分析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和背景。
一、自然地理概况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西江支流柳江的中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l08°32ˊ~110°28ˊ,北纬23°54ˊ~26°03ˊ。东与桂林市相连,南与来宾市毗邻,西与河池市接壤,北部与湖南省和贵州省交界,是南宁-柳州-桂林经济带的地理中心和桂中区域中心城市。柳州是一个北、东、西三面被丘陵包围,南面张开的岩溶盆地,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
柳州市地处桂中北部,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高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光、热、水、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全年大于10℃的积温5064-6251℃。年均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多mm,多集中在5~8月,无霜期约290~330天。柳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境内全长272km,集雨面积58398km2。柳江穿越城中的一段,将柳州城北部半岛绕成壶形,故柳州城另有“壶城”的别称。优越的气候资源和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形成了类型丰富、结构多样的森林植被。柳州土壤资源种类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水稻土、石灰土、冲积土和紫色土等土类,主要植被类型有岩溶山地植被和砂页岩丘陵植被两大类型,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次生灌丛植被,丘陵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境内分布有高等植物302科、1232属、3278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珍稀植物有桫椤、鸡毛松、楠木、翅荚木、蝴蝶果等。
柳州市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景观、史前文化、柳宗元文化、山歌文化、奇石文化等闻名。市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区(点)6家;3A级旅游区(点)4家;国家森林公园2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家(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1家。
二、社会经济概况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现辖6县5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柳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市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和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柳州市处于东部和西部的结合地带,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一类口岸城市,目前已经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0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2010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
2.1.3生态环境现状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经济中心。曾被列为国家113个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城市之一,煤矿开采、燃煤发电、水泥制造等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粉尘、烟尘、扬尘等“三尘”污染和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柳州市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柳州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并以此为核心促进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和环境管理的转变。发起“酸雨革命”,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尤其通过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走建设生态、改善生态之路,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快速推进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城市生态圈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从2007年起,柳州市平均每年投入造林绿化及森林城市建设资金均在2亿元以上,年均完成人工荒山造林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造林1.75万公顷以上,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面积达33.9万公顷,累计实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