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
工程地质学概论
主要内容
概述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特征
泥石流分类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一、 概述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暂时性水流。
它的活动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然爆发,能量巨大,来势汹猛,历时短暂,复发频繁。
泥石流的地理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近70个国家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泥石流袭击,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南、北美洲。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自然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复杂,加之几千年人文活动的影响,所以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西藏东南部和川滇山区最为严重。
哈萨克斯坦泥首都泥石流
泥石流灾后的甘肃舟曲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泥石流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被两条从山谷倾泻而下的泥石流掩埋大半。最深处的污泥达40米以上。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
泥石流总是发生在陡峭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狭窄沟谷活动。每一处泥石流自成一个流域。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三个区:形成区(上游)、流通区(中游)和堆积区(下游)。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来源,也为泥石流活动提供动能优势。
泥石流强烈活动的山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丛生的地区。
这样的地段既为泥石流活动准备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又因地形高耸陡峻,高差对比大,具有强大的动能优势。
在泥石流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是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条件。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气象水文条件
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它为爆发泥石流提供动力条件。
据地表径流来源可以将泥石流分为:暴雨型、冰雪融化型、水体溃决型等。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的滥砍滥伐、垦荒造田、修路切坡、开山劈石、采石弃渣甚至过度放牧等活动都会严重破坏山区的地表植被,加速地表岩体的风化,加大水土流失程度,甚至会直接生成许多颗粒状松散固体物质。大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泥石流的发生都与人类的上述各种活动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有的就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直接原因,有的会加大泥石流的发生程度。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有上述可知,泥石流发生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时间上,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雨汛期或高山冰雪强烈消融的季节,主要是在每年的夏季。
在空间上,多分布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陡峻山区。
三、泥石流特征
泥石流的特征取决于它的形成条件,对其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搞清泥石流的活动规律,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泥石流的密度
取决于水体和固体物质含量的相对比例以及固体物质中细颗粒成分的多少,一般1.2—2.4t/m3。固体物质百分含量愈高和细颗粒成分愈多,则泥石流密度愈大。
2、泥石流的结构
泥石流体最主要的结构,是由石块、砂粒和泥浆体所共同组成的格架结构。
格架结构据石块含量和粒径变化分为:星悬型;支承型;叠置型;镶嵌型。
三、泥石流特征
3、泥石流的流态
泥石流的流态主要受水体量与固体物质的比值以及固体物质的粒径级配所制约。
泥石流体大多属似宾体系(泥浆体系宾汉体),所以流动理论多以宾汉体流变方程为基础,当泥石流体中固体物质较少,且以粗大砂砾为主时,则与牛顿体紊流和流变方程相同。
大部份流体,如果施力去拨动它,它就会顺着施力方向流动,并且流动速度和施力大小成正比,这样的流体就叫牛顿流体。如果流速和施力大小不是成正比,就叫做非牛顿流体。据研究泥石流主要流态有:紊动流、扰动流、蠕动流。
三、泥石流特征
4、泥石流的直进性
一般情况下,泥石流流体愈粘稠,直进性愈强,冲击力也就愈大。
5、泥石流的脉动性
由于泥石流具有宾汉体的性质和运动的阻塞特性,故流动不均匀,往往形成阵流。(脉动性)
脉动性是泥石流运动过程区别于洪水流动过程的又一特性。一般洪流过程是单峰型,而泥石流过程成为的正弦曲线,几乎以相等的时间间隔一阵一阵地流动。
四、泥石流分类
1、按泥石流流域形态分类
(1)标准型泥石流: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流域面积较大,能明显地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2) 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狭长条形,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水源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
(3)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斗状,其面积一般小于1km2,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四、泥石流分类
2、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分类
(1) 水石流型泥石流;
一般含有非常不均匀的粗颗粒成分,粘土质细粒物质含量少,其堆积物常常是很粗大的碎屑物质。
(2)泥石流型泥石流;
既含有很不均匀的粗碎屑物质,又含有相当多的粘土质细粒物质,具有一定的粘性,堆积物常形成连接牢固的土石混合物。
(3)泥水流型泥石
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