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安装实验装置: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
2.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3.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4.观察所描点的走向:不要画折线。
5.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例1】 如图1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图1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
解析 (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形变量;(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代入F=kx可得k=200 N/m,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
答案 (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 弹簧自身存在重力 (4)CBDAEFG
特别提醒
(1)实验中不能挂过多的钩码,使弹簧超过弹性限度。
(2)作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两侧。
【变式训练】
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解析 (1)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且拉力和重力平衡,所以选A、B。
(2)由于考虑到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
答案 (1)AB (2)C
热点二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例2】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 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
图2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图3
(3)图3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N/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2画法几何及制图(投影制图篇)探索.ppt
- 【2016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9讲)平面基本性质的应用(40页)探索.ppt
- 3思维定势及其突破2—1探索.ppt
- 02画家的调色板01探索.ppt
- 电子衍射第六章选编.ppt
- HZD2000系列自动提升料斗混合机说明书探索.docx
- 第五章斜坡工程地质选编.ppt
-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策略探索.pptx
- 钢结构检测技术(紧固件、涂装部分)选编.ppt
- IDynamicFormModel接口调用示例代码探索.docx
- 4网页制作JavaScript探索.pptx
- 2.1整式第一课时探索.ppt
- 广东省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一化学基本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选编.ppt
- 广东省2016届中考化学复习宝典:第20课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鉴别选编.ppt
- 2.1重力弹力探索.ppt
- 【导与练】(全国I卷)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基础课时15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探索.ppt
- 4小时高效搞定工作型探索.pptx
- 05国奥世纪体彩项目湖北店面拓展方案探索.pptx
-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探索.ppt
- 2.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探索.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