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诗苑,含英咀华——那些摄人心魄的古诗词探索.docxVIP

徜徉诗苑,含英咀华——那些摄人心魄的古诗词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徜徉诗苑,含英咀华——那些摄人心魄的古诗词自序    我与古诗词的缘分,断断续续,总算又接上了。  记得有一次翻阅《长恨歌》,渐次读到“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时,心头竟咯噔一下,随即唏嘘不已,以至潸然泪下——当时并不知,这就是进入境界了。  古诗词之美,让我揣摩,让我遐想,让我追寻。这种心理体验,伴随了我的少年时代,回想起来,那是美好的。  青年时代,是没有诗意的年代,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很久很久。  当身心俱疲再次审视这个世界时,白发已生,曾经鲜艳的诗意也早早随着秋风远去。  没有诗意,就没有灿烂的人生。懂得这些,还不晚。  于是,读诗,回顾人生,反思自我:  “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  于是,读诗,自怨自艾,自我勉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于是,读诗,品味自然,感受生命: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帧《道梅之气节》)  …………  徜徉诗苑,含英咀华,渐渐地找回那颗丢失的诗心。  读古诗,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像胡小平先生那样。  以温情和敬意的态度,以修学好古的精神,去涵泳讽诵,去发现那摄人心魄的诗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体验,愉悦情志,净化心灵,美化生活。  读古诗词,善莫大焉。     2011年9月25日??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1-09-26 09:45:27 回复?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欣赏,沉醉!作者:千度的不孝子 回复日期:2011-09-26 09:50:55 回复?  超级群综观古迎喜欢历史人文的朋友加入  支持楼主,必须顶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2011-09-26 19:52:05 回复?  苏轼的惠山之旅    在政坛上初出茅庐锐气方刚的苏轼,不堪“拗相公”王安石集团“以杂事诬奏”等迫害,于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自求外放杭州通判。此时,苏子刚刚三十六岁,年富力强,来日方长。  在此后的三年里,处江湖之远,使苏子避开了政治漩涡,有时间为心灵卸载疗伤,寻求新的人生路径。他频频往返在杭州与湖州、润州、秀州、常州、姑苏、无锡间,公务之余,有闲暇流连于江南的湖光山色中,纵情于由诗人、歌妓和高僧组成的精神生活圈子里,品茗纵酒唱和,品尝到从未有过的闲适愉悦,一切都似顺风顺水。然而,他心中还有放不下的,那就是遥远的庙堂,与它有关的心结,更是让苏子剪不断理还乱。此种精神状态的消解与转变,既有赖于苏轼反思与自觉,也需要江南的人情山水的补益与开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苏子的一次惠山之旅,使他精神境界有了一次升华。《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印证了这一进程。  此次精神之旅,以茶为缘,苏子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惠山深情对话,脉脉倾诉,由渐悟而至顿悟。于其中,钱安道兄弟,一僧一俗,给苏子以心灵的安慰与开导。钱安道相赠建溪茶,使苏轼深味了“森然可爱不可侵,骨清肉腻和且正”的茶品,叹服赠送者骨鲠不屈的人格。苏子回报以“他日卜邻先有约,待君投祓我休官”,意在表明两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颇有旅进旅退的气概,可见苏子政治锐气尚存。其弟钱道人,惠山寺僧人,则于烹饮小龙团的中,尽显茶禅一味,更使苏子澡雪精神,疏瀹心灵。赠茶品茶,蕴涵真谛。钱氏兄弟二人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互补,刚柔相济,让苏子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就展开惠山之旅这幅诗卷。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诗人起笔以叙事来抒情。三年里,苏子登过的江南名山,难计其数,该是有钟山、焦山、茅山,虎丘等等,其中每座山都不乏突兀挺拔,也不乏俊秀婀娜,然而,众星璀璨是为烘托月亮的明亮;众山竞秀,也无非是要凸显惠山的奇绝。惠山不愧为“江南第一山”,它屹立于碧波万顷的太湖边,自有山海之灵气相助;而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西域僧人慧照也于晋代在此建寺,它又是江南衣冠文物萃集之地,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更有奇人钱道人在此。苏子与山早有心灵的默契,于人则有迫切的期待,今日到此,不仅会流连忘返,更要有精神的超越。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一副精巧的流水对,三组对仗,各见其巧。“独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