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焊接成型原理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徐世伟
指导教师:刘耀东
第一章 熔化焊热源及接头形成
熔化焊热源及温度场
焊接热循环
熔化焊接头的形成
1.1
1.2
1.3
§1.1 焊接热源及温度场
1.1.1 焊接热源的种类及其特征
根据焊接生产的基本要求,不同焊接方法能够满足焊接条件的焊接热源有以下几种:
(1)熔化焊热源:电弧热、等离子弧热、电子束、激光束、化学热。
(2)压力焊和钎焊热源:电阻热、摩擦热、高频感应热。
表1.11 各种焊接热源的主要特性
热源
最小加热面积/㎡
最大功率密度/(kW/cm2)
正常焊接条件下温 度/K
乙炔火焰
金属极电弧
钨极氩弧(TIG)
埋弧焊
电渣焊
熔化极氩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
等离子弧
电子束
激光束
1.1.2 焊接热效率
(1)电弧热效率:如果电弧是无感的,此时电能全部转化 为热能,则电弧的功率为
q=UI (1-1)
式中,q为电弧功率,即电弧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能量(W);U为电弧的电压(V);I为焊接电流(A)。若能量不全部用于加热焊件,则加热焊件获得的有效热功率为
qe=ηUI (1-2)
式中η为加热过程中的功率有效系数或称热效率。在一定条件下η是常数,主要取决于焊接方法、焊接规范、焊接材料和保护方式等。
焊件所吸收的热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熔化金属而形成焊缝;另一部分使母材近缝区的温度升高以致发生组织变化从而形成组织和性能都有别于母材的热影响区。实际上,用于熔化金属形成焊缝的热量才是真正的热效率。若从保证焊接质量的角度看,形成热影响区的热量越小越好。电弧焊的热量分配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弧焊的热量分配
(2)电渣焊的热效率 :电渣焊时,由于渣池处于厚大焊件的中间,热能主要损失于强制焊缝成形的冷却滑块,所以热量向外散失较少。实践表明,焊件越厚,滑块带走热量的比例越小,这说明焊件的厚度越大,电渣焊的热效率越高。例如,90mm厚钢板电渣焊时,其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另外,电渣焊时的速度越慢,在金属熔化的同时,大量的热量向焊缝周围的母材传导,易使焊接热影响区过宽,晶粒粗大,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下降。
(3)电子束焊热效率 :电子束焊时因功率密度大,能量集中,穿透力强,因此焊接时,能量的损失较少,其热效率可达90%以上。
(4)激光焊接热效率:激光焊的热效率取决于工件对激光束能量的吸收程度,与焊件表面状态有关。光亮的金属表面在室温下对激光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其吸收率在20%以下。随着温度的提高,反射率降低,吸收率提高。在金属熔点以上吸收率急剧提高。
1.1.3 焊件加热区的分布
热源的热能传给焊件时所通过的焊件表面上的区域称为加热区或加热斑点。如果讨论的热源是电弧热,其加热区可分为活性斑点区和加热斑点区(见图1-2)。
(1)活性斑点区:带电质点(电子和离子)集中轰击直径为dA的斑点面积。该部位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电流密度了的变化如图1-2中的虚线所示。
(2 )加热斑点区 :在直径为dH的区域内,金属受热是通过电弧的辐射与周围介质的对流进行的。
由图1-2可以看出,加热斑点区的热能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多而边缘少。在电流密度不变的条件下,电弧电压越高,则中心与边缘的热能相差越小。若电压不变时,电流密度越大,则中心与边缘的热能相差也越大。
图 1-2 电弧作用下的加热斑点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给焊件的热能称为热流密度q( r )。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斑点上的热流密度分布,可近似地用高斯分布来描述。距斑点中心O为r的任意点A的热流密度为
(1-3)
式中,q( r) 为A点的热流密度[J/(cm2﹒s)];qm 为加热斑点中心的最大热流密度[J/(cm2﹒s)] ; K为能量集中系数(cm-2);r为A点距加热斑点中心的距离(cm)。
图 1-2 电弧作用下的加热斑点
由式(1—3)可知,只要知道qm和K值就可以求出任意点的热流密度。高斯曲线下所覆盖的全部热能为
故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137-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躯体形式障碍.pdf
- 202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docx VIP
- 与采购人配合沟通方案.docx VIP
- 晋剧《明公断》剧本.doc VIP
- 血液透析并发症脑出血ppt.pptx
- 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人大附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金锌精矿综合回收及氰化渣无害化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不锈钢管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