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容城中学2014-2015届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无解析.docVIP

河北省容城中学2014-2015届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无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 田娜 审题人 穆美佳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 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 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 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 2.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 ) A.道、法、儒、墨 B.道、法、墨、儒 C.法、儒、道、墨 D.儒、道、墨、法 3.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 礼 B. 仁 C. 中庸 D. 德治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 A.独尊儒法,大一统 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5、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两派争执的主要表现为:( ) A.理学的作用和目的 B.“理”是世界的本原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求“理”的方式 6、“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这句话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以下的( ) A.程頣 B.张载 C.朱熹 D.王守仁 7、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这与下列哪一背景有关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八股取士 D.西学东渐 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A.楷书→篆书→隶书 B.篆书→隶书→楷书 C.隶书→篆书→楷书 D.篆书→楷书→隶书 9.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 )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0.“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下列什么画的特点:( ) A.山水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世俗画 11、《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12、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 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 1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人哪个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